第637章 李玄邃再次成俘虏(3/5)
骂。
把韦福嗣气得呀:“你们几个小子等着!等着回头韦爷我翻过身来,我绝对忘不了你们!”
“行,行,你翻什么身呢?!到高阳再说吧!”
韦福嗣信心满满,见到天子,天子就得放我!
可没想到,韦福嗣被这一些看守押解到高阳之后。一看名单之上有韦福嗣,皇上杨广气了:“这一个小人呢!叛贼来了,投靠叛贼;叛贼不行了,回来又投靠我大隋!一路之上帮着这些叛贼还越狱,还想回来得以生还!哪有那么好的事啊!来呀!把这韦福嗣吊到百尺高杆之上,给朕乱箭射死!让他不得好死!”
韦福嗣落了这么一个下场,被吊到杆子上,被隋军一顿乱箭给射成刺猬了。临了,这韦福嗣后悔了:“早知如此,我跟着隋先生走得了!”你现在后悔不晚了吗?人家杨广从来没把你看成自己人呢。
跟韦福嗣一同送命的还有杨玄感的弟弟杨积善。这杨积善自杀未遂,被人抓了俘虏。但杨积善说了:“我……我、我、我把杨玄感杀了。杨玄感是我杀的,我能不能算立功,能不能赎罪呀?”
“赎你个头!”怎么?“你就是叛贼的弟弟呀!给我杀!”
杨积善也身首异处了。
事情就这样,什么叫一不做、二不休啊?要么别造反。造反了,开弓就没有回头箭!中国人行事就这样。有人说中国人窝囊——你看他过去被压迫的。地主也压迫,皇帝也压迫。只要给他一口饭吃,只要有一块土地,这老百姓顶着三座大山,他也不造反。但是,一旦你把这口粮食给他夺了,把他的最后一块土地给他夺了,让老百姓活不了了。“嘣儿!”这老百姓就跳起来造了反了,那就没有调和的余地了,那就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了。这跟外国人不一样。这外国,好家伙,老百姓站起来了:“我们要造反!”“造反?你为什么造反呢?”“我们这一点不满意,那一点不满意……”统治者一看,哎呦,这造反的老百姓够厉害的,“得、得、得了,得了,得了,这一点、那一点都给你,都给你行吗?别造反了。”“哎,这还差不多,那我们不反了。”哎,他们又不反了。这在中国文化里面行不通。在中国,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在中国,统治者一看老百姓造反了,也说:“行啊,你不就是没那口饭吗?给你这口饭,你受招安行不行?别造反了。”你要相信。“哎,有口饭吃了。那行啊,我们受招安了。”你受了招安,转过头来,统治者就得宰你!怎么?谁让你造反了?!所以,在中国,自古以来就这样。要么不造反,窝窝囊囊活着;要造反就得造反到底!哪怕身死,也必须跟着对方决裂,绝无调和呀!什么时候,你心一软,气一不足,你觉得对方会怜悯你。等对方缓过气儿来,一定对你秋后算账!韦福嗣就是这么一个政治盲,没有政治头脑,读历史读的太少,把自己给葬送了。而人家李密呢?李密跑了。
说:“李密是不是从此得自由了,逃之夭夭了?”嘿,可惜,没有!其他那几位还不错,由打狗洞里钻出来,“吱溜吱溜……”全蹿没有了。李密最后一个钻出来的,摸摸索索摸到密林当中,由打密林往外跑。往哪儿跑啊?往南、往西跑吧,反正是离开高阳越远越好啊。
也不知道跑了几天,这李密一口气儿就跑到虎牢关附近了。李密就发现沿途之上到处是关卡,对往来百姓盘查甚严。怎么?这里刚刚造过反呢,尤其是虎牢关离东都洛阳比较近,东都洛阳差一点儿遭到浩劫呀。所以,现在东都一带盘查甚严。李密一看有关卡,就不敢上前了,有心转身要走,看看绕路走吧。没想到,一转身,被这关卡的守卒给看见了。
“嗯,嗯?”一看这人贼头蛤蟆眼儿的,一看这里设卡了,怎么转身要走啊?“哎!哎!那人!赶紧地回来!回来!”
这一叫,李密心中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