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王伯当援友荀李营(4/4)
认为正是因为瓦岗没有跟杨玄感联合,杨玄感孤军奋战,这才使得杨玄感起兵两月就被镇压下去了。杨玄感兵败,其中有瓦岗的责任!我们有点不够朋友!人家李密巴巴地过来要求联合。结果呢?咱就是不出兵。还说一套大理论,说不能够现在拖杨广的后腿,毕竟杨广在打高句丽。咱不管,结果呢?杨玄感兵败如此!
杨玄感死不死,王伯当不管。王伯当最担心的就是李密啊。王伯当跟李密那是铁哥们儿啊。您别看李密跟杨玄感关系这么铁,王伯当跟李密的关系那还得胜上八筹啊!王伯当认为自己这一生最铁最铁的朋友就得说是李密!秦琼好不好?单雄信好不好?好!跟自己从内心的这个亲密度也没办法跟李密相比。不但是王伯当,可能咱每个人心里头都会有一两个这样的朋友。也许是发小,也许是同学,也许是后来在社会上认识的某一个人。这个人,你打心眼儿里就跟他亲、就跟他近。平常或许也不是老在一起腻着。但是,只要这个朋友有危难,最担心他的是你,最为他卖命奔波的还是你!只要这个朋友一张嘴,甭管提出什么要求。你甭管愿意不愿意给他做,你都不忍心拒绝。这人就奇怪了,这也许是人作为一个有情动物的整体短板吧。在王伯当心目当中,李密就是这么一个朋友。为了李密,两肋插刀在所不惜呀!
现在杨玄感兵败,王伯当坐不住了,就向魔王程咬金提出、向大帅秦琼提出:“我得赶紧地去找我的朋友李密去!如果他在乱军当中死了,或者是顺利脱身了,哎,这都没问题。但如果说,他被隋兵给抓住了。那他作为大隋的官员参加了叛军,肯定是凌迟处死啊!我不能不救啊。我得在他被押送到杨广面前之前,把他给救下来!这才叫朋友啊!”
开始提出来,秦琼也好,程咬金也好,说什么也不答应。怎么?秦琼说了:“我们先派些探马蓝骑探子去探一探。如果说李密真地被抓了,咱们岗山想方设法救李密。如果说李密跑了或者死了,那咱们再下山也就没意义了。但是现在没有李密的消息,你一个人下山到处去找,对你是有危险的。现在兵荒马乱的,你上哪儿找去?大海捞针啊!”
但是,王伯当现在听不进其他人的劝呢。王伯当一看,啊——你们原来就不跟人家李密联合,现在又不让我去救李密,你们不够哥们儿,不够朋友啊!既然你们不同意,得了!我就不请示了!这王伯当晚上偷偷地私自下山了,骑上马,拿起枪,就在这中原一带转悠了,到处打探李密的行踪啊。还不能说李密,还得说:一个叫隋宣的,原来在杨玄感手底下当参谋,这个先生怎么样了?
转了一圈,也没有找到李密,也没有打探出李密的确切信息。结果今天就转到这个镇店。这个镇店的名字不错,叫什么名啊?叫“荀李营”。就说这里的人家不是姓荀就是姓李,所以叫“荀李营”。
王伯当一听,荀李营,寻李营——哎哟!我到这里难道说就真地应了地名了?就能在这里找到李密不成?我干脆住下吧。
他一住下,可没想到,真地碰上了李密!
隋唐群英传:最全隋唐演义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