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2/4)
征辽死亡者,而远引汉王谅、高颎开皇十八年征辽败退事,以大业八年之败为讳,欲驾罪于父也。”就说隋炀帝杨广居然把失败的责任推给他爹杨坚了。可以说,这王鸣盛一针见血,非常正确呀。
下诏完毕之后,也就是过了三天,隋炀帝又正式下诏,第三次御驾亲征高句丽!而且这份诏书,隋炀帝写了个理由,冠冕堂皇啊。他说:“黄帝五十二战,成汤二十七征,方乃德施诸侯,令行天下。卢芳小盗,汉祖尚且亲戎,隗嚣余尽,光武犹自登陇,岂不欲除暴止戈,劳而后逸者哉。”您看,想当年黄帝打那白帝蚩尤,打了五十二次,五十二战才最终打败蚩尤。成汤二十七征打败的夏桀。当然,有人说了,说高句丽是小丑,不值当地让寡人御驾亲征。不!朕认为不是这样。历史上那些伟大的帝王,大家可以看看,都是如此!像卢芳那一个小小的人物,汉高祖那不也是御驾亲征了吗?东汉初年的那隗嚣都已经被灭了,还有一些余烬,光武帝不还是御驾去征伐了吗?这就是啊,我这一辈儿上给这事儿全清除了,我的子孙后代就会安逸啦。那意思,我就是黄帝、我就商汤、我就是汉高祖、就是光武帝!我跟他们一模一样,都是贤王、圣王,都是为了除暴止戈,为了黎民苍生啊!等于隋炀帝给自己御驾亲征寻找历史根基呀。紧跟着,“吧啦吧啦”又说了很多振振有词、慷慨激昂的话,反正是激励大家要把这高句丽给打喽,煽动兵民主动上前线——反正送死吧!总而言之,发了这道诏书之后,又集合隋朝百万大军再次攻向了辽东。
继续阅读
简短截说吧,怎么?因为前两次咱大体都说了。这第三次征讨高句丽跟前两次一样啊。有一句诗为证:“征人四远赴如流,舳舻相次千余里”呀。役夫就是那些做苦工的民工“往返在道常数十万”,就是在这道上运粮啊、运器械呀、运马匹的就得十来万,生活困苦,医疗条件又低。结果,死者臭秽盈路,逃逸者不计其数啊。很多百姓都看明白了,跟着这个皇帝非死不可呀。有的偷偷地就跑了。还有一些老百姓一看,我要是被抓着当兵怎么办呢?干脆,与其当兵,不如当罪犯呢。怎么当罪犯呢?把我家牛宰了!宰了牛,告诉当官的:“我杀牛了!”说:“杀牛罪犯?”当然了,牛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生产工具,犁地全靠牛啊。当时法律明文规定不许随意杀牛。你把牛宰了,在当时就是犯罪。官府一听:“那你犯罪了!”“行啊,把我关进大牢吧!”于是就把这位关进大牢了。“嘿!”高兴了!怎么?“我免除兵役呢!”您看,想什么辙都有。
也就是下达诏书二十天后,隋炀帝杨广又御驾来到涿郡。
罗艺一看,得!这瘟神又来了。罗艺还得做接待呀。所幸隋炀帝这一次没在涿郡待多久,在这里住了有三天吧,又启程了。二十五日就来到了北平郡卢龙县的临渝宫。卢龙县就在现在的河北抚宁县。
隋炀帝杨广到了这里,就在旷野设坛祭祀黄帝。隋炀帝杨广也会做戏,顶盔贯甲一身戎装亲自主祭。“把抓到的逃亡的士兵给我斩首!”干吗?用人血涂到鼓上,以示警诫!但是,没用,该跑还是跑——前两次打成那奶奶样,这一次指不定得败多惨呢,快走吧!到辽东就是找死啊!所以呢,士卒征人,您看,几乎“哗哗”地往后逃亡,那几乎是擦肩而过,人流汹涌啊。即便是杨广杀人,用人血涂吓唬他们,也吓不着,兵民从役者仍然逃亡不绝呀。您说这仗怎么打呀?
到了四月二十七日,隋炀帝的车驾来到了北平郡城。这个北平郡可不是咱们现在的北京。北京是当时的涿郡,这时的北平郡城就是现在的河北省卢龙县。这个时候,民变叛乱此起彼伏,各地变乱的消息是不断传来呀。隋炀帝一边发诏书命令各地官员进行征讨镇压;一面,继续往前行军。怎么?隋炀帝现在想开了,咬咬牙——我这一次非得把这高句丽打了不可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