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还没有完全意识到其重要性(1/3)
她决定让易中海永远也无法寻到可以照料自己的人。
而何雨柱并不知情的是,原本阻挠自己恋爱的对象秦淮茹,此刻已经开始转而干涉起易中海的晚年人生。自此,这四合院便展开了一场长达十数载的斗争。
当然,这一切皆与何雨柱无关。在家休息完三天后返回单位,见到满面疲态的顾知秋对他说:
“柱子,上面虽然不支持,但我们还是通过研究所以及716局申请了十三万亩的荒地。”
你之前提到的那些钻探技术、抽水技术、发电技术和滴灌技术,还有你的优质种子,现在都可以开始试验了。顺便问一下,你的人工降雨技术进展如何?”何雨柱摇了摇头:
“没办法,我尝试过了,空气中的湿度太低,即便发射冷凝炮,也无法达到形成降雨所需的条件。今年能否成功我也不确定,更何况我们的冷凝炮数量有限。”
顾知秋说:“既然如此,那我提到的那片荒地你准备怎么处理?能治理好吗?”何雨柱点了点头:
“当然可以,找些临时工人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只不过那十三万亩地中,我们现在最出色的种子是玉米,平均一亩地能收获大约八百斤!马铃薯的研究稍微先进一些,可以产到一千斤左右,但这是在精细栽培的情况下。大规模种植时,产量会略微降低一些。”
要知道这个时代农业还不是很发达,如果不是因为何雨柱掌握了第八级种植技术,效果可能更不明显。然而何雨柱相信,再过个四五年,自己有信心实现后代时期的农作物高产量水平。可目前,经过仅仅两年时间,并在温室里经历了四五个周期的种子筛选工作后,这样的成果已经算很不错的了。
据当时统计,玉米每亩产量大致在三百斤左右,直至本世纪七十年代前全球尚无任何作物产量能达到一千斤。
相比之下,小麦与大米的产量更低,平均一亩只有两百斤的收获已属不易。听到何雨柱的话语,顾知秋大为惊讶:“你说的是真的吗?玉米真的可以达到八百斤一亩?”何雨柱再次点头确认:
“当然是真的。我没有撒谎的理由,这些数字都是实验数据支持下的结论。不过我介入这项研究比较晚,如果提前两年或许产量还可以更高。但现在已经是现阶段最高水准了。即便如此,产量也会在七百斤以上。”
听了何雨柱的分析后,顾知秋感叹道:
“就算七百斤也不错。将来我们将这十三万亩土地交由你使用的话,至少能收获超过九百万斤的玉米。这将能帮上大忙!”
何雨柱却表示:
“这点收成,放在国家范围或者首都来讲也只是杯水车薪。”
顾知秋补充道:
“我们主要负责供应自身单位的需求,至于额外的支持问题则另行考虑。”
何雨柱清楚这九百多万斤的粮食看似数量庞大。
然而按照每个人每天消耗一斤粮食的标准,
它对于现在首都有着三百多万居民的生活而言,只能勉强维持三天左右。
也就是说仅能满足基本的食物配给,而远远不足以保障温饱问题。因此根本无法分拨大量食物支援各地。
所以他们只计划自给自足。
何雨柱想了想也是这样的情况,接着说:
“好的,那明天我们就动身去那块地。如何整治我会之后提供一份设计图。还有我们的机械装备如何解决?如果有拖拉机的话,就不需我去操心购买了。”
听了他的询问,顾知秋回应说:
“这台拖拉机数量虽不多,但我们这里还可以弄到几台。”
何雨柱说:“既然如此,就按这样办,你稍等一下!”
接着,何雨柱写下了一长串药材名单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