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嫁人要富贵(2/4)
在铜镜前,杨氏帮她盘发点妆。
双颊醉红,唇点红脂,皓齿蛾眉,本就明媚的姑娘愈发明艳动人,宛若春水牡丹。
杨氏扶着她的双臂,仔细打量一番,片刻后满意的点头。
晴姐扶了扶头上的首饰,簪子倒也罢,但金鹊珍珠步摇晃来晃去,总觉得要掉了一样,“四婶,我这头上跟糖葫芦把一样了。”
“姑娘家,平日打扮可以素雅些,但嫁人的时候,一定要富贵,方能吉祥长乐。”
杨氏看了看,还是觉得太过素净了些,于是又从自己带来的匣子里取出一对珠花。
晴姐微微侧开身,笑着婉拒,“沉甸甸压的脖子疼,再重就走不动路了。”
杨氏轻轻摁住她的肩膀,不容拒绝的把珠花别上去,“世道行走艰难,看似既手可得之物其实多如竹篮打水,唯有手中钱财方可依托一二。非我不愿你往后长安稳,只是天地多变风雨飘摇,身有依傍,方有心安处。”
晴姐抿了抿嘴,镜面一片雾蒙蒙,她喃喃道:“四婶,你以前教过我,人有私心才是人。”
“世上有些重情之人,在我们看来是烂好人,是傻子,但不管是烂好人也好,傻子也罢,我们也不曾予过一丝一毫的好处。唯有他妻子儿女说得骂得,恨得怨得。”杨氏微微一笑,问道:“况且,你怎么知道,你不是被烂好人偏袒的哪个?”
晴姐眉眼轻颤。
杨氏言谈随意,像是在说一个最简单的道理,“世间有律法公理,辨对错,明善恶。但仍有那么多坏人恶人。因为世上永远是先有好,才有恶,先有人,才有人性。世上之事要讲道理,但又不能处处讲道理,因为有些事,并无道理可讲。
七岁孩童,父母离世,叔伯姑舅俱在,但无一人愿意给她口饭吃,你觉得按道理来讲,是对是错?倘若叔伯姑舅家中贫苦,食不饱腹,衣不遮体,你觉得该不该养?又倘若你就是那个孩童,年幼不知事时,你会不会因为长辈的不管不问,就心怀怨恨?若叔伯宁愿让家里妻子子女受饿,也要养活侄儿,你觉得他是对是错?又假如,叔伯虽给了一口饭,但天天打骂,日日嗟磨,你觉得侄子心怀怨恨是对是错?最后一问,兄弟姊妹感情深厚,男人顾念血脉亲情,要将侄儿养大,但妻子不同意,她觉得亲生儿女尚有不孝顺的,何况子侄,谁知道将来会不会是个白眼狼,你觉得妇人是对是错?”
晴姐心中挣扎,左右摇摆,几次张嘴,才底气不足道:“要是家中不少一碗饭……”
“若你婆家人不同意呢?要是孩子长大,将来不念丝毫恩情,你日日被婆家埋怨,会后悔吗?”
晴姐脑中空白,手心一片濡湿,这几个问题,问的是心性。
杨氏把玩着匣中的珠花,看似说了一句风马牛不相及的话,但又回答了刚才的那个问题,“我对你好,不是想着将来要你待我如何,只是因为你是我丈夫的侄女,且合眼缘,爱屋及乌罢了。你将来若是记我的好,我会欣喜,不记我的好,我也不会失望。我不是因为你是个好姑娘才对你好,而是因为你是赵晴,又是个好姑娘,才会对你好。所以你不必觉得心有负担。”
杨氏合上妆匣,笑道:“世人如何看我,那是他们的事,我如何做,是我的事。持身端正,俯仰无愧也好,心怀亏欠,德行有失也罢,路都是自己选的,将来是善缘还是恶果,怨不了别人。好人坏人,日子都得往下过。人只有学会接受自己,才不会自我折磨。”
这些年来,晴姐心里又何尝不难过,她娘受着家里的好处,还处处埋恨怨怼。
爷爷奶奶不说,叔叔婶婶不计较,她不能当做什么都不知道。当娘的一走了之,做女儿的就能心安理得安慰自己,长辈做错了事,跟小辈有什么关系?
只是她又自私害怕,不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