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笛弄晚风声(2/2)
裆,起先一般多将它穿在里面,后来才穿在交领衫袄之外。妇女也有穿袴褶的,值得注意的是,凡穿袴褶的妇女,头上往往戴有笼冠,身上有时还穿裲裆,与同时期的男子装束一样。
还有穿对襟长衫的。妇女的裤,一种是带条纹的小口裤,较窄瘦,是少数民族服装式样,曾一度流行于士庶女子或婢仆之中,后来,贵族女子由于时兴胡服,也多著这种裤。
另一种是比较宽阔的大口裤,北方妇女穿此裤时,都把裤腿上提于膝下,用丝带系缚,这种方式大多为劳动妇女或婢仆等所喜用。
采桑妇女穿袍服、围裳,百姓女子穿上俭下丰服装,后来则是百姓妇女梳丫髻、穿宽袖短衣、长裙,侍女梳环髻、穿对襟衣。
现在还流行的蔽髻是一种假髻,髻上所镶的金翠首饰各有严格的规定,非命妇不得使用。
高髻上插步摇首饰,髻后垂有一髾,这种发式早在之前就有出现,后再度流行,成了广大妇女的主要发型。
步摇与步摇冠一般为妇女装饰,普通妇女除将头发挽成各种样式外,也有借用假髻的,其假髻较为随便,髻上的装饰也没有蔽髻复杂,时称“缓鬓顷髻”,后来梳这种发式逐渐减少。
少数妇女模仿死于民族习俗,将发挽成单环或双环,高耸发顶,也有梳丫髻或螺髻。
继前朝风俗,民间妇女结发者,三分发,抽其鬟直向上,谓之“飞天紒”,妇女发顶正中分出髻鬟,做成上竖的环式,这种髻式先流行于宫中,后普及民间。
后有飞天紒,梁时有回心髻、归真髻、郁髻,时有凌云髻、随云髻、叉手髻,还有偏等。
发髻上的饰物有步摇、花、簪、钗、镊子或插花的形式,南方妇女以茉莉花插于发髻,有时将花戴在衣襟上。反缤髻、分髾髻都是魏武帝时期宫中贵族妇女的发饰。
男子一般都穿大袖翩翩的衫子,直到南朝时期,这种衫子仍为各阶层男子所爱好,成为一时的风尚。
笼冠的形象,并非出自胡俗,而是先在中原地区流行以后,才逐渐传到北方,成为北朝时期的主要冠式之一。
男子的服饰,主要有衫。衫和袍在样式上有明显的区别,照汉代习俗,凡称为袍的,袖端应当收敛,并装有祛口。而衫子却不需施祛,袖口宽敞。
衫由于不受衣祛等部约束,服装日趋宽博,成为风俗,并一直影响到后来的服饰,上自王公名士,下及黎庶百姓,都以宽衫大袖,褒衣博带为尚。
从传世绘画作品及出土的人物图像中,都可以看出这种情况。除衫子以外,男子服装还有袍襦,下裳多穿裤裙。
书客居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