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搬进新家(2/2)
钱。
藏拙——淳县侯周彻风华正茂的年纪不得不蜗居在家装鹌鹑,哪怕有经世之才也要将自己包装成爱好戏曲和奇技淫巧的纨绔子弟。
这段时间接触以来,淳县侯无意中多次表达过对山河破碎故土分离的痛恨,说到激动处甚至还会大声哼唱起赵小山的精忠报国。
见他这样,赵小山觉得真累。
宗室又咋了,还不如自己这一届平民,至少没那么多算计,平平淡淡的还有个奔头。
话说回来,他之所以急切的希望玉米能尽快长成,也是想让淳县侯去京城祭祖的时候带上。
如此高产作物的出现,毕竟改写大景朝的历史,再如何昏庸的皇帝都不可能真的视而不见,从而卸磨杀驴的抹杀功臣。
如若周彻当着所有皇室的面呈上玉米良种,他便是立下了大功,封赏自不必说!
而他,作为周彻背后的男人,必然也会跟着一路水涨船高。
现在的他已经被彻底绑在了周彻的船上,只有他强大了,自己才能越过越好!
赵小山看着大盆里的玉米,怔怔的出身,这时,门口响起了叩叩的脚步声。
是大嫂小刘氏,“山子,程先生过来了,说有事和你说。”
大中午的程理过来干嘛?赵小山将“玉米种植手册”收好,朝门外走去。
继续阅读
程理正站在门口,看他出来两步迎了过来,一把拉住他的手一脸激动道:
“山子,告诉你个好消息!你要找的人有着落了!”
“真的?叫什么?多大了?人品如何?”
不怪赵小山激动,实在这事托了好久了。
他的作坊扩张太快了,但可用的人又太少了。
全村上下真正系统念过书的就程理一人,他上午要去村学教书,下午要回作坊办公室统计账目,两个作坊的帐都归他一人整理,任务量很大。到了晚上赵大壮赵娇娘他们这拨人还要去学习进修。
程理每日忙的脚不沾地,恨不得一个人劈成两半,比他这大老板都不得闲。
虽然每个月工钱一两多银子,但程理这半年眼见着瘦了一大圈,弄得他媳妇儿贾氏每次来串门都抱怨看不到他人影。
为此赵小山体谅的希望再招一个,帮他分担分担。
但赵小山没进过学堂,也不怎么认识读书人,所以他拜托程理想想有没有同窗和他是一样境遇的,他高薪聘请。
来了之后直接接过村学教学的任务,这样村学就可以实现全天上课了。程理也能安心的做好现在作坊账房这一块的工作。
他就两点要求,一是要务实,不要那些满嘴仁义虚头巴脑的假清高,二是人品好,不要杨乙那般人模狗样的搅屎棍子。
虽然只有两点要求,但这对程理来说也很是问题。
他一共就在学堂读了四年书,认识的同窗拢共那几个,可琢磨的范围实在有限,哪怕他大面积撒网,回复的却寥寥无几。
直到今天,他收到了一个同窗的来信,给他推荐了一个人。
从放牛娃开始的古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