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邀请陈琳(1/4)
时间已经到了晌午,于是袁尚便随袁绍一起在军营中用膳。不一会饭菜端了上来,有肉有蛋,另加一些当季的蔬菜,主食是饼。这在三国时期已经算是军旅中的美食了。袁绍也对袁尚说起行军打仗的真实生活,在战时经常饥一顿饱一顿,即便作为主帅在赶路的时候也是和军士一起吃饭,也只是肉干加干粮罢了,很多时候也是一口热水都喝不了,因为一旦要烧水,就会有烟,很多时候会暴露军队位置。所以一旦从军入伍,就得吃苦,能吃的时候使劲吃,因为不知道下一顿什么时候才能吃,有些时候战斗加转移,可能两天两夜都没时间吃饭,饿了就是赶路时随身干粮吃两口。
“儿啊,从小你锦衣玉食,如今出仕入伍,可得有吃苦的觉悟。战场上吃苦才只是最普通的事情,一旦你真实的参加战斗,尸山血海,拼死搏杀,人命就变成最不值钱的东西了!希望你到时能尽快适应,而不是吓傻了。”袁绍作为父亲和主帅双重身份把战争的残酷性告诉袁尚。
袁尚在穿越前没有经历过战争,虽然看过一些战争的影视作品,但是他知道现实和影视的区别,真的进入战争,血流成河,你死我活,他自己还需要历练!目前的自己还只是一个新兵蛋子,自己的智慧在危急关头和残酷战事中不知道是否还能保持这般冷静。
战争对一个人的考验,绝非纸上谈兵这么简单。
用完午膳,父子二人又谈论起出使淮南袁术的事情了。袁绍虽然舍不得,但是毕竟此行对冀州太重要,甚至影响着整个战局的发展。因此他也不得不让袁尚前去了。不过袁绍始终坚持袁尚必须带着一员猛将前去,再就是以五十人的亲兵去护卫。袁尚此行也的确需要有人保护,如果只有许攸同行,真的遇到劫匪或者敌军实难逃脱。袁尚提出让张合与自己同行,颜良文丑太孤傲,做不了保镖这种事情,高览脑子不够灵光,唯有张合是猛将也是儒将,心思缜密,与之同行出使袁术,既可以保驾护航,还能礼敬有加。更重要的是袁尚正好借此机会与之拉近关系,收为己用。
不过有关袁绍劝谏袁术的亲笔信,袁绍犯了难,这篇文章着实不好写啊,又得言辞恳切,又得有理有据,还得挑起袁术称帝的欲望来!袁绍还希望这封信写得不要太掉价,太没面子,毕竟他们兄弟二人斗了一辈子,自己突然服软,袁绍自己心理也过不去这关。何况袁绍特别好面子,所以这篇文章袁绍自己写不了。
袁尚也是这么认为的,出使袁术,这封信必须好好写,一旦有误,任务不但完不成还容易惹祸上身!那么让谁写这篇文章好呢?
袁尚自然想起了一人,那就是陈琳,陈孔璋,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历史上,在官渡之战前,他曾经为袁绍写讨伐曹操的檄文《为袁绍檄豫州文》,这篇文章一出,天下震动,尽数曹操家族之恶行,彰显袁绍之出师有名。这篇文章写得极好,好到尽管骂了曹操十八辈祖宗,曹操还觉得文章写得行云流水,笔酣墨饱,乃是不可多得的佳作。曹操打败袁氏一族占领冀州后,陈琳被俘,曹操的宗亲和大将们,尤其是夏侯兄弟和曹仁曹洪都想把陈琳千刀万剐,因为骂曹操祖宗十八代,就是骂他们祖宗十八代。不想曹操极其矛盾的性格中,爱惜人才和宽宏大量的那部分显现了出来,非但没有处决陈琳,相反提拔他做了自己的官员。曹操让他担任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魏国书檄多为陈琳所作。曹操深爱其才,对于陈琳的作品,有时曹操竟不能为之增减一字。要知道曹操自己就是大文豪,得到他如此的肯定实属不易。
有此人才何愁书信不成?
袁尚向袁绍推荐由陈琳撰写此文,最后由袁绍誊写即可。怎奈陈琳不在邺城,他此时在渤海郡当值。袁绍也深知陈琳之妙笔生花,只是自己忘了,连连称赞袁尚能知人善用,因此传令:调陈琳急来邺城,顺便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