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将才与帅才(2/3)
官跳出来唱反调,万一决了堤,丢的可是自己的乌纱帽! 就在韦坚离开长安之后,李光弼带着田神玉、岑参二人进了京城,直奔大明宫面圣,李瑛在含象殿召见了他们。 “臣李光弼(田神玉、岑参)拜见圣人!” 三人同时施礼。 由于是初次面圣,李光弼行了个跪拜礼。 “李卿快快平身!” 李瑛笑容可掬的亲自把李光弼搀扶起来,并上下打量一番。 只见他二十七八岁的年龄,国字脸、大眼睛、深眼眶、高鼻梁,典型的契丹相貌,与汉人多少有些差异,六尺出头的身高,折合到自己穿越前大概一米八多点。 “谢陛下!” 李光弼起身后再次叉手致谢,“陛下不责罚臣愚昧之罪,反而委以重任,臣诚惶诚恐,愿为大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武氏母子欺世盗名,被他们欺骗的大有人在,这也怪不得李卿。你能迷途知返,将功赎罪,朕甚是欣慰。” 李瑛重新返回书案后面落座,并告知将他召回长安的用意。 “武氏母子指使杨洄与吐蕃签订卖国协议,把陇右、朔方、河西、剑南等地割让给吐蕃,换取吐蕃人的救援。 目前二十万吐蕃军队已经向陇右发起进攻,正在与我军激战。 朕猜测吐蕃人很可能会出兵进入剑南,故此决定调李卿出任剑南节度使,率领长安城的两万兵马入川,配合李嗣业率领的三万人马,阻挡吐蕃人蚕食巴蜀。” 李瑛说完之后,把书案上拓印的《唐与吐蕃盟约》交给了李光弼,让三个人自己看看里面的内容。 “武氏母子置大唐社稷于不顾,利欲熏心,简直是百死莫赎!” 李光弼看完之后再次跪地请罪:“臣愚昧无知,竟然被这母子诓骗,助纣为虐了一段日子,实在是无地自容!” “李卿能看清武氏母子的真面目就好,你若是觉得惭愧,就要设法阻挡吐蕃人对巴蜀的蚕食,保障我大唐领土的完整。” 李瑛宽宏大量的表示既往不咎,并吩咐诸葛恭把李光弼搀扶起来。 “谢陛下宽恕,臣此去剑南,定不让吐蕃侵占一寸土地,剑南在臣在,剑南失臣死!” 李光弼脸色凝重,毅然决然的立下誓言。 李瑛笑道:“朕相信爱卿的用兵能力,有你和李嗣业联手,足可抵挡数十万吐蕃大军。” 李光弼有些犹豫的道:“李嗣业将军追随陛下已经,战功赫赫,不如由他担任主将,臣做副将如何?” 李瑛笑道:“李卿不必推辞,朕对于你们的本事了如指掌。 李嗣业长于冲锋陷阵,短于运筹帷幄,也就是说他是个猛将,担任主帅却有所欠缺,打打苏庆节这种饭桶还行,遇上狡猾凶狠的吐蕃人,很难占到便宜。 朕的诏书已经发出,李嗣业肯定会对你唯命是从,不必有其他顾虑!” “陛下如此信任臣,李光弼定当誓死报国!”李光弼拱手领命。 李瑛又道:“不过呢,朕拨给你的这两万人马基本上都是新兵,你这一路上要以战代练,慢慢提高他们的军事素质,切勿轻敌冒进。” 顿了一顿,解释道:“咱们长安除了监门卫、羽林军、金吾卫之外,实在没有兵马可调了,只能拨给你两万新兵。 朕已经派遣御史大夫裴宽前往汉中劝降田仁琬,如果他能投降,我们倒是可以获得一支两万多人的剑南军。 而且,你们去巴蜀就可以从汉中走金牛道直奔成都,就不用再绕道荆州或者涪州了。” 李光弼再次拱手:“无论走哪条路,臣一定都会将吐蕃人逐出剑南,不让藩邦践踏大唐每一寸土地。” 向李光弼传达完了任务,李瑛命诸葛恭在延英殿设宴,既是为三人接风也是送行。 酒宴开始之前,李瑛又派人去翰林院把李白召来,让他与好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