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根基(下)(2/3)
区,陆续再建立几个造酒厂。
朱琮端起酒盅一饮而尽,熏陶陶地道“二弟,我们当初在高句丽,不,是吉林郡,就没如此多的做法。败得不冤,败得不冤呀!”
接着,感慨地继续说道“二弟,我就是觉得对不起那些战死的将士们,还有现在被劳改的十万将士们!”
说着说着,眼泪掉了起来,哽咽道“都是我的缘故呀!都是我的缘故呀!”
朱哲也不胜唏嘘,也把面前的一盅酒一饮而尽,对朱琮慢慢说道“大哥,要说罪过,我的罪过比你还大,当初是我鼓动你来着呀!”
“不过大哥你不用那么埋怨自己,我听说我们的十万战俘,都被安排到修襄平到阳乐之间的道路了。而东胡的几万俘虏,听说都被安排去开什么矿了!你知道的,开矿可比修路危险多了。”
“现在听说我们的十万战俘,因劳改已满了一年,按君侯府的律令,他们现在都拿到了工钱了。再劳改两年,就可以成为自由民,就可以回去跟家人团聚了。现在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这辽地的子民了。大哥,你也不要过于埋怨自己了!”
从去年辽东大战结束后,辽地一下子就多了十六七万的战俘。为安置和改造这些俘虏,也为今后的战略考虑,姬康就决定修一条从襄平到阳乐的水泥官道,一直延伸到辽西郡的令安。
沿途各县民众也参与进来,但是给发工资。开始,君相剧辛还有点犹豫,但到现在欢喜得不得了。因为剧辛发现,凡是道路修通的县乡,经济都发展的很好,甚至比以前还好。
姬康花了好长时间讲解,才让包括剧辛、邹衍、鲁仲连等众人明白。现在辽地实现这种办法,可不是现在中原各国实行的劳役,是让老百姓们白出力,白干活的劳役,这样只能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而辽地现在的这种法子,是工作,是发展经济的重要一环。除了这十几万战俘第一年不给发钱外,而民众们的参与都是要拿钱的,他们挣得多,也花得多,经济就会更好,是良性循环,只要注意个“度”的问题就行。
这样一来,各工业区水泥厂的所生产的水泥,做为战略物资,在不允许买卖的情况下,也有了销路。而又安置和改造了俘虏,活络了经济。
另外,也繁荣了辽地四郡的商路,吸引更多的人员、资金、物资等前来辽地。
当然,更重要的是,未来一旦燕国有事。这条虽然标准在姬康看起来,还很烂的水泥道路,就能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由于这条道路让君相剧辛尝到了甜头,计划在下来这条官道修好后。准备利用这十几万的俘虏,准备在剩下的两年时间内,再准备把从襄平前往吉林城和双辽城的两个郡府官道,用水泥给铺通。姬康想想,最后也答应了下来。
朱琮听后,点点头,然后坐下道“二弟,你今天找我来,是告诉我你下个月,要到襄平学院前去进修之事吧?”
朱哲端起酒壶,又给朱琮面前的酒盅倒满,随即也给自己面前的酒盅倒满。点点头,对朱琮道“大哥,是准备告诉你这件事的。君侯府,派人提前征求了我的意见。问我是否愿意出来做事?我答应了。大哥,我本来以为像我这种人,能平安老死家中就不错了。
没想到,我们的这个君侯心胸是如此宽广!我也不想在家就这么混吃等死,也想出来做点事。再说,我也想看看辽地,是如何在这短短的几年内,就能发展如此迅速的!”
朱琮点点头,对朱哲道“二弟,去吧!我们现在既然已无他想!早点融入到这辽地是对的。进修完后,不管安排你做什么?你都好好去做就是。”
朱哲眼圈一红,举起酒盅,对朱琮道“大哥,多谢你的体谅。来,我敬大哥一杯。”
朱琮笑笑,端起酒盅。与朱哲一碰,一饮而尽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