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赵衰(1/3)
一、简介
赵衰(chuāi),字子余,亦称成季、孟子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杰出政治家、谋士和战略家。他生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但可以确定的是,他逝世于公元前622年。赵衰是晋文公重耳流亡期间的忠实追随者和重要辅佐,为晋文公称霸中原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不仅是晋国五贤士之一,更是赵国始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人物生平
1、人物出身与早年经历
赵衰出身于晋国的一个显赫家族,其祖先是周朝大臣叔带。叔带因不满周幽王的暴政,离开故土,投奔晋国,从此赵氏在晋国扎根。经过几代人的传承,赵衰继承了赵氏的爵位,并因其贤能而声名远播。
在赵衰早年,他曾面临一个重要的选择:侍奉晋献公还是侍奉几位公子。通过占卜,他发现侍奉公子重耳最为吉利,于是毅然决定跟随重耳。这一选择,不仅改变了赵衰的命运,也为晋国的未来埋下了伏笔。
2、流亡岁月与忠诚辅佐
晋献公二十一年(前656年)冬,晋国内乱,重耳被迫流亡。赵衰与狐偃、贾佗、先轸、魏犨等人一路相随,共同度过了长达19年的流亡生涯。在这段艰苦的日子里,赵衰不仅负责掌管队伍的食物,还在生活上悉心照料重耳,多次献计协助重耳脱险。
有一次,赵衰与重耳在逃亡途中走散,虽然自己饥肠辘辘,但赵衰仍坚守着对重耳的忠诚,忍着饥饿没有吃下手中的食物,直到与重耳重逢。这种生死与共的情谊,让重耳对赵衰更加信任和依赖。
在流亡期间,赵衰还展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智慧和机敏应对的能力。当重耳在齐国沉迷于安逸生活,不愿离开时,赵衰与狐偃密谋,用计灌醉重耳,强行将他带走,继续流亡之路。这一举动,为重耳后来归国执政奠定了基础。
当重耳一行人逃到楚国时,楚成王以诸侯之礼相待。赵衰敏锐地意识到这是提升重耳声望的绝佳机会,便劝说重耳接受楚成王的礼遇。重耳听从了赵衰的建议,从而在诸侯中树立了更高的威望。
3、归国执政与助晋称霸
晋惠公十四年(前637年)秋季,赵衰跟随重耳回到了晋国。在秦穆公的支持下,重耳成功即位,成为晋文公。晋文公即位后,对赵衰等功臣进行了封赏。赵衰被任命为原(今河南济源西北)大夫,开始了他在晋国的政治生涯。
晋文公元年(前635年),秦国军队驻扎在黄河边,准备护送周王回京。赵衰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机遇,向晋文公建议护送周王回京、尊敬周王,以树立晋国的霸主地位。晋文公采纳了赵衰的建议,成功护送周襄王回到周都,从而赢得了天下的尊重和赞誉。
晋文公三年(前633年),晋文公在被庐阅兵,决定扩军为三军,并设立六卿。在选拔元帅和将领时,赵衰展现出了他的谦逊和识人之明。他主动辞让了卿的职位,推荐了先轸、郤谷等人担任要职。这一举动不仅赢得了晋文公的赞赏,也为晋国培养了一批杰出的将领。
在随后的城濮之战中,赵衰随晋文公出征,为晋国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战后,晋文公论功行赏,赵衰被任命为上军主帅,成为了晋国的重要执政大臣。
晋文公晚年,赵衰继续辅佐他处理国事,同时也有其他新的挑战和事件出现。晋文公七年(前629年),晋文公在清原阅兵,废除三行,设立新上军、新下军,赵衰被任命为新下军将领。晋文公八年(前628年),狐偃去世,赵衰接替其佐上军之职,排名升至第四。同年年末,晋文公逝世,赵衰继续辅佐新的国君。
在晋襄公时期,赵衰继续发挥他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晋襄公元年(前627年),在箕之战中,元帅先轸战死,其子先且居接任元帅,赵衰则辅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