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水浒:梁山新寨主,好汉绝不招安

第113章 大宋兼职兵(1/2)

目录

大宋士卒的来源是很广泛的。

只因大宋不是寻常盛世王朝的那种征兵政策,他是别具一格的。

汉唐盛世时的征兵政策是良家子,十六岁到五十岁,放宽一些就是十四五年纪入伍,一直到五六十岁才退役,其中也有一些特殊的兵源,如少数民族组成的番兵等。

可大宋就厉害了,不只从良家子弟中选拔兵士,还到处收拢流民逃犯充军,可宋朝又不是一直和西夏打仗,西夏也不是个楞种,总是需要休息的。

至于北方的辽国,檀渊之盟后,两国和平建交百年,辽国不打宋朝就感天谢地了,哪还能指望卑微称臣的怂朝去招惹永远压宋朝一头的辽国。

边境不能一直打仗造成士卒减员,那就不能一直往西军塞兵,还好大宋有钱,而且赵官家不是缺乏安全感,人越多兵越多,他就愈发觉得大宋蒸蒸日上,那就好办了,将兵屯在各州各府养着呗。

大宋的土地兼并宋太祖赵匡胤就开始了,一招杯酒释兵权,让军中大将都去做富家翁,再弄个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搞出个刑不上士大夫,免除一系列的杂税,用来安抚人心。

勋贵武将没了兵权,又不能上战场打仗,他们只能找一些别的乐子,为子孙积蓄财富就是不错的娱乐活动,有皇帝的默认允许,开国勋贵兼并土地的大业从此延续。

士大夫阶层更是远超勋贵,武将是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将目光着眼于财富,士大夫就不一样了,纯粹是贪财,他们一天天的没事干,除了打嘴仗,就是写诗骂人,为了一句耕读传家,那是恨不得将天下的土地都圈在自己名下。

士大夫和勋贵武将的心确实被安抚住了,可百姓就感到难受了。

百姓没有特权,士大夫和勋贵的特权却是赵匡胤和赵光义定下的,后代皇帝没有一个敢违背祖训,搞的百姓土地越来越少,交的税不少反多,这搁谁受得了。

百姓被逼得卖儿卖女都活不下去了,猛地一抬头看了一眼世道,好嘛,原来赵官家还白出钱养兵大爷,这不是比辛苦种地强,毕竟种地辛苦付出的不一定有收获多,天灾人祸,那是真的要命,搞不好入不敷出都是常事。

可当兵就不一样了,吃饱穿暖,又不用真的上战场,还能免除一定的徭役杂税,甚至还能弄个城里人的身份,摆明是份好差事。

于是乎,天下的流民更多了,放下锄头拿起刀的流寇也愈发多了。

治理朝政的士大夫书也不是白读的,知晓他们眼中的蝼蚁所求不多,百姓是非常容易满足的。

但吃进肚中的东西总不能吐出来,祖上有德才挣下偌大家业,可不能败在他们的手中,凭白拿出来救济不思进取,懒惰成性,坐吃山空的泥腿子,这不是割他们的肉嘛。

正好赵官家需要一个强大盛世,盛世的标配不就是兵多将广,且武将不是被文官压得死死的。

那就好办了,士大夫虽然打仗不行,可他们自诩有脑子,用官家的钱来办自己的事,早就被他们玩的炉火纯青。

百姓的土地他们要了,至于百姓完全可以扔给朝廷来养,大宋天子不是说了百姓是他的子民,既然是赵家的子民,让赵官家来养理所当然。

不战而屈人之兵更是大宋最高的一项荣誉,檀渊之盟懂的都懂,文官一想这不就是刷功绩的时候了。

劝降诏安,动动嘴皮子,许点蝇头小利,再征些流民充面子,轻轻松松就能镇压流寇山贼,还宇内一片清宁。

用朝廷的钱和路子,扬自己的名声,真是两全其美。

于是百姓在家乡混不下去就从军当兵,活不下去造反的被招安当兵,占山为王的也招安当兵,一时间大宋竟蒸蒸日上,兵越来越多,贼越来越少。

一直高高在上待在东京汴梁城中的赵官家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快穿:为了能回家赶紧去做任务 关于【749】的密档 量子的纠缠 四合院:都分家了谁还惯着你贾家 洪荒:截教玄龟,大道词条伴生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宝可梦之龙柱力 傲娇小夫郎,对着猎户拼命撩 断绝关系后,亲生父母一家后悔了 秦时明月之侠王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