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把星的尾巴,应该是携带了大量信息(1/1)
屏幕上的一群人都表情严肃。
除了总参,我们看到国安也介入了,因为是星云部的通讯平台,且是量子通讯,此刻的通信全部都在加密频道上。
我在后台看到了两个登录账号,这两个账号,来自于某敏感单位,和总参一个级别的,权限等级一分析,只能是国安。
其实,这个基本上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那就是基本上,所有的通信都有一个高等级的监控后台,所以不要相信什么个人隐私不可侵犯,所有的规则,在某些层面上,可能会有一个超越了这个规则的存在。
不过是对大众掩藏的而已。
在某些场域之下,每个人都是一串行走的数据串而已。
不要小看大数据和AI的结合。
很多我们从来没有分析过的角度,在AI面前,就是一串数据。
这个技术现在各个国家都在发展,而且进展很快。
简单来说,就叫“综合人体大数据库”。
我简单举个例子:你统计过你的睡眠时间吗?
但是你的手机清楚知道你的作息,你的手机比你还要了解你。
所以你猜,安卓和IOS会不会知道你几点睡觉,去了哪里?
再比如,某些大型航展,为啥要售票?
华夏看得上你那仨瓜俩枣?
其实都是钓鱼的池子。
简单来说,能花钱来看航展的,除了发烧的军迷,还有就是间谍或者是工具间谍了吧。
你猜,航展附近会不会有大量的布防?航展的购票系统,会不会有针对购票人的数据串的深度分析?
大数据加上AI对于人类的影响,是无远弗届的,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这里边的综合分析方法很多。
比如,你从来不感兴趣的东西,比如,你的抖音、百度搜索的关键词,从来没有航空领域的知识,但是你却非常喜欢,你猜猜你可疑不。
比如,你的手机信号,在某些重点区域出现的多了点。
这些都会被大数据抓取到。
回归正题。
整个监控大厅里,虽然屏幕上很多人,大家的麦也都开着的。
但是却非常安静,连喝水的人都没有。
这就是专业素养,所有人都非常严肃。
汪部说道:“正式介入信号,开始监控!”
整个天文台的监控大厅,周边的幕布开始下放,窗帘开始拉紧,整个氛围调整为不刺眼的自然光。
幕布上出现了一个个接入的监控信号。
遥远的太空模拟图像上,有一个越来越清晰的彗星的影子。
拖着大大的扫把出现在屏幕上,移动速度不是非常快,但是却有每小时20多万公里的移动速度。
最清晰的信号,来自于月球的“金鼠”号飞行器。
这个装置,在新闻中已经报道的是已经服役到寿终正寝了,但是其实,只是休眠了而已,在特殊时刻,还是可以作为信号导航和指示作用,每个国家都有类似的技术,并不是光华夏有,不过华夏人很谨慎,一套戏做全套而已。
汪部讲到:“按照传统的理解,因为受到太阳风和太阳辐射的影响,导致彗星释放出挥发性的气体和尘埃形成彗尾。如果我们的猜测正确,那么,现在的这个彗星的彗尾,也就是扫把星的尾巴,应该不是物理成因,而应该是携带了大量信息”
长安怪谈录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