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官升三级(2/3)
神色愈发阴沉难看,旋即抬高了声调怒喝道:“朕于紫宸殿择选人员、分派差使之际,你们诸位倒好,各个都跟失了聪、哑了嗓似的,闷不作声,任由朕在那处境尴尬、下不来台。
现今武爱卿立下这般泼天的大功,朕给予重重封赏,这又哪里不妥了?曾爱卿,你口口声声说武爱卿太过年轻,可别忘了,那甘罗年仅十二岁便能拜相,成就一番大事业。相较之下,武爱卿已然过了双十年华,成熟稳重许多,授予一个三品的官职,依朕看,他绝对是能够稳稳胜任的,哪里轮得到你们在这儿置喙!”
曾布听到赵佶之言,微微叹了口气。其实他对武植也是极为欣赏的,只是官家此次封赏实在过重,他担心武植日后再立功劳,会面临赏无可赏的境地,担忧武植与赵佶君臣不和、互生嫌隙,此番才出面制止。不过见赵佶如此决绝,便不再多言。
至于蔡京,那纯粹就是不想让武植得到这般封赏。如今这枢密院直学士作为正三品的职务,虽说职权比不上自己的翰林学士承旨,但也属于朝廷重臣之列。往后想要在职权上压武植一头,可就极为困难了。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听了赵佶之言,蔡京虽然脸色难看,但也不敢再言。作为一个善于揣摩圣意之人,他知道此时赵佶心意已决,便不再多嘴。
对三人封赏完毕之后,赵佶兴致高昂,欲让宫中大摆宴席,用以招待西夏使臣和群臣。
可西夏使臣一方,此时哪有这心情?李查哥道:“多谢皇帝陛下厚爱,不过此次我西夏出使贵国的任务已然完成。我西夏国内还有要事,不敢耽搁。”而后,他拜别了赵佶,领着西夏众人离开了皇宫。
看到西夏使臣这般扫兴,赵佶顿时也没了摆宴的心情,随即遣散了群臣,回到了平日办公的地方——御书房。
此时,在走向皇宫大门的路上,苏轼满脸欣慰地看着武植说道:“守正,为师没想到你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对于儒家思想的理解竟如此深刻。你所提出的知行合一之论,实在是让为师和众人都叹为观止啊!”
旁边的苏辙也点头道:“大哥所言极是。武植,你的知行合一之论完全可以自成一家,在文坛史上,足以得尊称你为一代大儒了。”
自家事自家心里最是明白,若非带着前世的记忆,知晓那明朝圣人王守仁所提出的“知行合一”理论,就凭自己当下这境况,想要与西夏那位老翰林较量,结果怕是凶多吉少。
虽说自己智力超绝,可到底还是年轻,人生阅历浅薄,哪能与老翰林那积攒了几十年的深厚沉淀相媲美呢?相较之下,自己确实略显稚嫩了。
听着苏轼和苏辙的赞美之言,武植赶忙说道:“老师,苏师伯,就别再打趣徒儿了。如今徒儿获官家赏赐,资产丰厚,不如待徒儿下值之后,请老师、苏师伯和周老前辈一同去酒楼畅饮一番,如何?”
一旁的周侗听到这话,双眸骤亮,朗声笑道:“苏兄,武植小友既有如此热忱心意,咱们可不能拂了他的美意。依我看,不妨一道去酒楼,好生为他庆贺庆贺呀!”苏轼与苏辙听闻此言,相视一笑,皆点头应允,随后几人商定,待下了值,便直奔汴京城内赫赫有名的樊楼,共享这欢聚之刻。
随即,众人出了皇宫大门。只因这时他们都仍在当差期间,相互告别之后便各自分开。
武植来到枢密院门口,刚欲进入枢密院,却被宰相曾布叫住。
“武直士,稍等片刻,本相有事找你商议。”武植听到曾布之言,连忙抱拳领命,而后转头跟着曾布往东府行去。
两人来到东府大殿,随后各自归座。此时,曾布说道:“尚未恭喜武植士扬我大宋国威,获国家丰厚赏赐。”
“曾丞相言重了,小可不过是尽了些许微薄之力,当不得如此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