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申曲涅盘演变到沪剧的艰难历程

第71章 慕钱沪剧团在美华大戏院演出沪剧《霸王别姬》(3/7)

目录

舞剑中使用的双指指向前,显然来自于中国太极剑的神韵以及其刚柔相济的美学原则。

《霸王别姬》在整段舞剑的舞台线路结构布局上,沿用了沪剧舞蹈长期积累的舞台调度规范。

舞剑的舞台位置以正十字、斜十字、横一字、竖一字、米字为基本线路,这种舞蹈线路布局体现了沪剧舞台严谨的基本原则。

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对称”的审美习惯。舞剑位置是环绕四个犄角和中央,成为一朵梅花式的图案。

在舞剑的技巧。上手腕的功力十分重要,涮双手腕、大刀花加翻身、左右小云手、向后双手涮剑、由慢变快双剑花、双剑一前一后向前刺。

双手涮反花也称白马分鬃等,这些技巧难度并不大,完成好这些动作首先手腕不能硬,剑要与身体保持一条线。

剑不能“学”着走(“学”是戏曲行内评价动作的常用语,它指的是动作走得不到位。剑应该贴身走一条线,而没有贴身斜着走,就叫“学”着走。)。

其次是技巧的速度与音乐速度要一致,该快的地方要快起来,不该快的地方不能快,剑舞姿态与剑舞的技巧与人物心理状态、音乐结合紧密,张弛有致,方能突显出沪剧舞蹈的艺术魅力。

如果技巧过多,速度过快,就会有脱离剧情卖弄技艺之意,是不符合虞姬这样的身份的。

《霸王别姬》中的剑舞是柔美的虞姬与豪气盖世的霸王生离死别时的舞蹈。

因此,虞姬是通过舞剑来安慰已经四面楚歌、大势已去的项羽,既有劝其振奋精神寻得机会东山再起,又有诀别之意。

这种内心的不舍与惋惜,使得这段舞剑的戏剧内容十分复杂,既要体现出虞姬丰富的内心世界,又要展示其凄婉妩媚的娴熟技艺。

《霸王别姬》一剧中虞姬本为花旦,唱念取法于花旦,唱腔设计优美,重要唱段载歌载舞。

其中有一段风格别致的“剑舞”,是钱盘春以沪剧舞蹈为基础,吸收武术动作而编创,是全剧中最精彩的一折。

慕容雪的舞剑,既不是狂舞,也不是卖弄功夫,而是在疾缓相间的【山歌调】曲牌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姿态柔中有刚,情调悲中有烈,颇具有观赏性和感染力。

剧中“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一段段,情景交融,悲凉动听,为慕容派经典唱腔。

沪剧霸王别姬全剧 唱词:

(八侍女随虞姬上)

虞姬,慕容雪饰演,(唱):

——自从我,随大王东征西战,受风霜与劳碌,年复一年。

恨只恨无道秦把生灵涂炭,只害得众百姓困苦颠连。

(大王回营啊!)

项羽,钱殊饰演(唱):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枪挑了汉营中数员上将,纵英勇怎提防十面埋藏,传将令休出兵各归营帐。

(马僮牵马下)

虞姬(白)——大王!

项羽(白)——这一番连累你多受惊慌。

虞姬(白)——大王,今日出战,胜负如何?

项羽(白)——枪挑了汉营数员上将,怎奈敌众我寡,难以取胜。此乃天亡我楚,非战之罪也。

虞姬(白)——兵家胜负,乃是常情,何足挂虑?备得有酒,与大王对饮几杯,以消烦闷。

项羽(白)——有劳妃子!

虞姬(回头吩咐侍女)

——上酒。

项羽(唱)——今日里败阵归心神不定。

虞姬(唱)——劝大王休愁闷且放宽心。

项羽(唱)——怎奈他十面敌难以取胜。

虞姬(唱)——且忍耐守阵地等候救兵。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从大秦开始的长生者 快穿之炮灰很悠闲 大魔鼎 重生1998,我不做舔狗后白月光急了 朕来 逍遥小县令,开局皇帝微服私访 重生后,这宗门圣子我不当了 快穿之九叔,哪里跑! 全民堡垒暴击系统 魔道之尊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