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四合院之重启的柱子

第62章 小年(中)(1/2)

目录

只见洗完澡出来的李婉君依然如往常上街一样使出她那惯用的招数——故意装扮得颇为丑陋,这世道,妇道人家出门在外这样做还安全一些。

哪怕只是出来洗个澡,李婉君也要将这一策略贯彻执行到底。

何家三口人洗完澡后,便离开了澡堂子,步履匆匆地往四合院的方向赶去。

到家后,何大清与李婉君夫妻俩立刻忙碌起来。

何大清走进厨房,开始着手准备晚上所需的食物:他熟练地取出面粉倒入面盆,加入适量清水,然后用力得揉搓起面团来;接着又拿起菜刀,有节奏地剁起了素馅。

何大清打算晚上包一顿美味可口的饺子,也方便给灶王爷供奉一番。

而另一边,李婉君则精心挑选出几张鲜艳的红色纸张,小心翼翼地裁剪成合适的尺寸,她手握毛笔,蘸满墨汁,工工整整地写下了一副小巧玲珑的对联——上联是“上天言好事”,下联为“下界保平安”,横批则是“一家之主”。

写完对联后,李婉君并未停歇,继续裁剪纸钱,并细心把金银箔折叠成一个个精美的金银元宝。

此时,懂事的何雨柱也没有闲着,他乖巧地陪伴在母亲身旁,主动帮忙一起裁剪纸张,一家人其乐融融、分工明确,共同为这个温馨的夜晚做着准备。

李婉君写好对联,折好金银元宝,便开始帮着何大清做家务,准备晚上辞灶所需的饺子。

此时的何雨柱正有模有样地假装自己很笨拙,缠着李婉君学习着擀饺子皮儿呢,而何大清夫妻二人对自家儿子这么做也没有过多放在心上,他们也只认为何雨柱这样这不过是小孩子一时兴起、贪玩而已。

可是没过多久,令人惊喜的事情发生了——何雨柱擀面皮的手艺居然变得越来越娴熟,那手法看上去简直就像是个经验老到的师傅一样。

看到这一幕,何大清和李婉君可高兴坏了,欢喜地说道:“咱们家柱子还真行啊,这么快就能帮着我们一起包饺子啦,而且这小手学东西可真是够快的哟!”

就在这时,何大清夫妻俩默契十足地忙碌起来。只见他们一个熟练地包着饺子,另一个则快速地擀着饺子皮儿,再加着何雨柱也在一旁帮着擀饺子皮儿。

整个场面充满了家庭的温暖和幸福,让人看了心里暖洋洋的,就这样,不知不觉间,所有需要包的饺子很快就全部完成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渐渐西斜,夜幕即将降临,眼看着就要到吃晚饭的时候了。于是乎,何大清赶忙起身去着手准备辞灶所需要用到的各种物品。

何大清先是将之前上街买回来的一挂鞭炮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一旁;接着又拿出了那几个香甜可口的糖瓜以及四九城月饼四大样等等;然后又小心翼翼地取出上街买好的芝麻秸秆、柏树枝等;当然啦,还有必不可少的草马、秣草和黑豆之类的东西。

做完这些之后,何大清还不忘从屋子里拿出一些由李婉君精心折叠的金银元宝以及剪裁精美的纸钱,最后再加上李婉君亲笔书写的寓意吉祥如意的春联,这样一来,何家所有辞灶所需之物算是基本准备齐全了。

而且这一天也是最重要的一项活动就是辞灶,也就是老百姓口中常说的“送灶王爷上天”。对于生活在北方这片土地上的四九城人们来说,这个传统习俗一直备受珍视,当然,何大清自然也不会例外。

何大清有条不紊地将需要用到的物品一一整理出来摆放整齐,随后,他拿起一把勺子,精心地馇(chā,动词,边煮边搅)了一点儿浆糊。用一根筷子在勺子里不停地搅动着,发出轻微的声响,像是在欢迎即将到来的仪式。

弄好浆糊之后,何大清便把李婉君写得对联,满怀敬意、仔仔细细地给贴到灶间的灶王龛上,那鲜艳的红纸与黑色的墨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玉扣通古今:逃荒嫡女被季总娇养了 数码宝贝:大家的故事 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云波传 女尊之被迫女扮男装 江湖,侠客行 蛮荒帝尊 重生宋徽宗,带领大宋走向巅峰 冲喜娘子有异能,被权臣宠上天 九叔:为了赚功德,我豁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