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四合院之重启的柱子

第73章 传承与拜年(上)(1/2)

目录

何大清微微眯起眼睛,缓缓开口道:“柱子啊,咱们家这家传菜是‘谭府菜’。”

何雨柱一脸疑惑,装作不明白地反问道:“爹啊,咱们家明明姓何,这传下来的手艺怎么会叫‘谭府菜’呢?这其中难道有什么其他的故事不成?”

何大清深吸一口气,然后才慢慢地回答说:“柱子啊,这事儿说来可就话长喽!得从你太爷那会儿讲起了,想当年呐,咱何家原本可不是这四九城里的人氏,而是谭家的家仆。”

何雨柱疑惑地问道:“爹啊,那我们是哪里人,那我们家又是怎么来的这四九城?”

何大清说道:“咱们家原本是南方两广人士,那时还是老年间,谭家家主宗峻公承蒙恩科,得以来京入朝为官,你太爷就一路跟着来了到这四九城并在这里扎下了根儿。”

何雨柱接着问道:“爹啊,那后来呢,我也没听您讲过家里的事儿。”

何大清一脸慈爱地看着何雨柱道:“柱子,再后来啊,你太爷不幸故去,留下了你爷爷,没地方去的你爷就继续留在了谭府做了家仆,起初他只是个普通下人,但凭着他的机灵劲儿和勤奋好学,渐渐地就在府上做起了谭府家宴的师傅,又在府里和其他大师相互交流从而学到了不少谭府菜的精髓!”

何雨柱听得入神,不禁追问道:“爹啊,既然咱家是从当官儿的人家那儿学来的手艺,那这手艺咋还能当作传家的手艺一直流传下去呀?这没有什么问题吧?”

何大清肯定地点点头,接着说道:“当然是没问题的,这门手艺我们完全可以代代相传,不过嘛,有一点要记住,要是没得到谭家人的应允,千万不可打着它的旗号来做生意赚钱和当做谋生的手艺,但是如果哪天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没了生计活路,倒是可以带上这手艺去投靠谭府,想必他们看在往日情分上,也不会亏待咱们这些人的。”

何雨柱听到何大清讲的来历和规矩感慨道:“爹啊,谭府把规矩定成这样,那还是给了我们家这类人一个活路啊!”

何大清说道:“是啊,柱子,当时宗浚公定下的这规矩,完全是给我们留了一条后路啊。”

何雨柱道:“爹啊,那咱家既然不能以‘谭府菜’这个手艺为营生,那您现在的营生手艺是打哪儿来的啊?”

何大清说道:“这个就说来话长了,宗浚公在光绪十四年,因正直被政敌排挤,便准备辞官返回两广,解散了所有家仆。”

“吭”何大清清了清嗓子顿了顿接着说道:“幸好你爷年轻那会儿还在府上拜了个山东菜大师傅学了把子手艺,你爷爷为了生计,离开谭府后就以这山东菜的手艺为营生,后来就将这山东菜的手艺传给了你爹我。”

何雨柱不解地问道:“爹啊,我可是知道你可是会四川菜的啊”

何何大清笑道:“哈哈,柱子你倒是记得挺准,听我慢慢给你讲讲,再后来时逢乱世,你爷觉得吃‘谭府菜’的人不会太多,以防万一,就让我去封泽园找了个营生,在机缘巧合之下,我又拜了个四川菜的大师傅学了做四川菜的手艺,所以这两个地方菜系的手艺算是你爹我现在的谋生的本领。”

何雨柱道:“爹啊,那你是咋学的谭家菜 ?”

何大清清了清嗓子说道:“柱子,不要急,听爹慢慢给你说啊,提到这,这话又得往回说了,宣统元年,宗峻公的公子——篆青少爷再次返回四九城,打算重开谭家菜,不知道从哪打听到你爷的下落后,请你爷再次回到了谭府。”

何雨柱问道:“爹,我爷之前不是被遣散了吗,自由身多好,咋又回到了谭府呢?”

何大清笑着说道:“你爷这次入谭府,不再是以家仆的身份了,算是谭家当家人篆青少爷请的,你爷看在往日的情分上就答应回了谭府。”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玉扣通古今:逃荒嫡女被季总娇养了 数码宝贝:大家的故事 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云波传 女尊之被迫女扮男装 江湖,侠客行 蛮荒帝尊 重生宋徽宗,带领大宋走向巅峰 冲喜娘子有异能,被权臣宠上天 九叔:为了赚功德,我豁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