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给个希望(2/3)
又回了赵婶子家。
“娘,您回来了!”看到王春花回来,两个儿媳立刻迎了上去,两人眼睛都哭得红肿,一左一右地搀扶着王春花,小心翼翼地往堂屋走去。
“娘,您受累了!”李氏关切地看着王春花缓慢的动作,眼中满是心疼和自责。
“没事儿,你赵婶子一家这回可遭了大难了,娘跟她做了大半辈子的邻居,不去看看心里实在过意不去啊!”王春花轻轻地拍了拍两个儿媳的手,语重心长地教导她们。
“人活一世,谁也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事,远亲不如近邻,遇到困难时互相帮助才是最重要的。”
“嗯!娘您说得太对了!我以后一定要像娘一样多关心邻里,多学着这些人情世故。”李氏重重地点头,表示认同。
她母亲去世得早,没有人教她这些道理,以前的她总是小心眼儿,现在她终于有机会学习。
自从婆母变好后,她越来越依赖婆母,觉得婆母就像是她一直渴望的娘亲。
“是的!我也要多向娘学习!”朱氏也微笑着表示赞同,她的笑容温柔而坚定。
“没事,你们都还小,以后且有时间学呢!没事多看多听。”王春花微笑着看着俩儿媳妇,眼中都是期待。只要孩子愿意学,她就好好教。
“娘,快过来吃饭啦,一天没见着您,怎么感觉您都瘦了呢?”张翠像只活泼的小兔子,从房间里蹦了出来,一瞧见她娘进堂屋,立马像颗小炮弹似的冲了过来,扯着嗓子就喊!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哎哟!娘的小心肝,娘就是忙了点,没啥事儿,等会儿娘吃饱了,就好咯。”王春花紧紧搂着在怀里闹腾的小女儿,笑得那叫一个灿烂。
“嗯!好嘞娘,您快吃饭,我去给您烧水哈!”张翠像只快乐的小蝴蝶,从王春花怀里挣脱出来,“嗖”的一下就往灶房跑去了。
“娘,您赶紧吃吧!”朱氏赶忙催促着婆母,这饭都热了好几回了。
婆母一直在赵婶子家,她也不好去催,只能放在锅里温着。
“好嘞,这就吃!”
王春花端起粥碗,慢悠悠地喝着,心里头却在飞快地盘算着:今天这事儿发生得太多、太突然了,老大跟老三都去隔壁帮忙了,家里就剩俩儿媳妇跟孩子,张小四在院子里收拾东西呢。
刚才她回来的时候,张老大跟她说,知县大人傍晚才回去的,在田里看了一下午村民使用新农具。这会儿仔细想想,这新农具肯定是被上头知道了,不然不会这么受重视。
看来这知县大人的身份不一般呐!绝对不是个普通的寒门小知县。
这一点从他的行事作风就能看得出来。这哪里是普通的官员,除非是那种一心想往上爬的。
可没有身家背景是那么容易的?而且还如此认真地观察和询问村民们的实情况。这样的亲民之举,实在是难得。
而对于这个村子来说,能得到知县大人的关注和认可,无疑是一件好事。
王春花一边想着,一边暗自庆幸自己当初,为了儿子把新农具拿出来给大家用。现在看来,这个决定是多么明智啊!不仅让村民们受益,也为他们家赢得了声誉。想到这里,王春花的心情愈发愉悦起来。
不过,她也明白,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首先就是要继续推广新农具,让更多的村民用上它,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要加强与知县大人的联系,争取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毕竟,一个村子想要发展壮大,离不开政府的扶持。
此外,还要注意保持低调,不能因为一时的成绩而骄傲自满。毕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总之,王春花已经下定决心,要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