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一次结束后续(2/3)
又闲聊一番后,杨坚就让他们各自回去。
然而杨广还未离去,而是转身去了皇后宫中。“儿臣看母后刚刚坐于庭中时身体似有不适,母后还是让太医仔细看看。”
见儿子如此关心自己,独孤皇后心中一暖,拍拍扶着自己的杨广,“广儿有这份心就好了,这次回来多陪陪母后吧。”
“儿臣在晋阳无时不挂念着父皇和母后。”
“是个有孝心的好孩子。”
杨广在殿内陪独孤皇后坐了一会儿后就离宫回府去了。
杨坚来到独孤皇后殿中时,眉头紧皱。
“怎么了?”独孤皇后坐到杨坚身边关心道。
“伽罗,你觉得唐高宗李治会不会是唐国公李渊的后代?”杨坚说出了疑问。
独孤皇后略沉吟片刻,“不得不防。”
“那还是派人暗中查查吧。”杨坚明白独孤皇后的意思,天幕还没有任何的指向能够确定唐朝是唐国公建立的,且再看看日后天幕会说什么吧。
————
唐 贞观元年
李世民召见房玄龄和杜如晦三人共同商议事宜。
“陛下,制盐正在试验中了。”杜如晦将目前进度报给皇上。
“好!不错,一旦制作成功朕必有重赏!”李世民很高兴又问他们:“天幕说过的考公二位有什么想说的吗?”
“臣以为应是与科举相同的考试选拔人才。”房玄龄回答道。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臣附议。”杜如晦想到的也差不多。
“看来这科举到了后世都同为重要啊。”李世民感叹了下,未把此事放于心上。
————
武周时期
武则天对现如今的科举很不满意,世家的占比还是太多了。
和心腹大臣商量了几日后,下诏增加考试科目,增加录取人数。除了文试还设武举,扩大选官范围。提出用“糊名法”来防评卷官徇私作弊的情况。
————
宋 乾德五年
这段时间赵匡胤一直思考为什么之后的宋军孱弱,被周边异族吊打。
赵匡胤向赵普询问,“丞相,朕心中不安,总觉得宋军的问题是从朕这里开始出错的。”
“官家可是在想杯酒释兵权是否做错了?”赵普这几日也在思考宋朝未来的问题,但他认为目前确立的文人治军的军事制度,其目的是为了彻底消除造成强唐灭亡的藩镇军制,就结果来看是富有成效的,就算未来的宋亡于游牧民族,现阶段此策是完美契合大宋的。
“在强患尚未解决时,此法会不会不明智?”
“那么官家是想重蹈前朝覆辙?”赵普只一句话就打消了赵匡胤的疑问。
没错,现在来看是没问题的。若是不杯酒释兵权那么宋也会如前朝般武将拥兵自重,藩镇割据。
————
元 至元二十一年
忽必烈这段时间恢复了宋时的放假制度,有心想做一番事业。
天幕提及的朝代除了明和清都听过,明是被女真清灭的,那么大元就是明前面一个王朝了。
忽必烈猜测大元有多少年,想到连那弱宋都有三百多年,大元肯定不会差。
———
明 洪武二十六年
本来决定要对蓝玉动手的朱元璋在知道未来后,暂时按下了动作耐心的等着那群已经就藩的儿子们回来。
“快一个月了,还不回来!”
朱元璋不明白,未来自己肯定是将允炆带在身边认真教导的,况且大明兵强马壮,能带兵打仗的也不少。燕王呢?他有多少兵马?就算他控制得了北平所有的兵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