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帝国的崛起

第三百六十九章 平北虏策(1/2)

目录

正所谓,危险和机遇并存。

疾风骤雨忽至。李东阳提醒张昭小心应对。李幽劝张昭退一步海阔天空。

只是,张昭的“退让”程度远比李幽想的更大。当然,他是假退让。报业里搞公平竞争,真理报最终肯定会一枝独秀。

从长远来看,这肯定不行。非政府控制的新闻机构,绝对不能允许其独占新闻市场。但那是将来的事。当前阶段,张昭需要真理报为他的改革发声。

当前,张昭“退”一步,在弘治皇帝面前再次得分。

所以,弘治皇帝有此问。

不要误会。弘治皇帝把张昭从京师中调到边关,并非是“流放”。而是想要补偿张昭。

这是明朝武勋“升级”的常用流程。

明朝的武勋子弟一般是先世袭取得“爵位”,然后到京营或者团营的坐营,接着就是外放领兵。有功劳后调会京师,在五军都督府任职,掌管一部分军队。

张昭现在就已经处在这个阶段。他本来就是军功封爵。

接下来,武勋们就可以通过协助整治运河、代天子祭祀等等务虚的事务来立功加官。譬如加太子太保,太傅之类的官职。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政z地位。

以明朝的爵位体系,张昭这个食禄五百户且不能世袭的二等伯其实在最底层。

假设英国公张懋现在去世,张昭以这个爵位想要接管明朝的军队,基本不可能。和成国公朱辅根本没得争。声望不足啊!

当然,弘治皇帝只是单纯的想要补偿张昭而已。没想那么远。估计想到这么远,弘治皇帝也不会把兵权都集中在张昭身上。这是皇帝的基本修养。

弘治皇帝是打算等张昭把边贸城修筑起来,等银子运到国库,他给张昭把这个二等伯提升为一等伯。

张昭对明朝武勋集团提升的那一套流程并不熟悉,但他知道弘治皇帝并非要“流放”他。应该是有补偿的成分在里面。

但是,修筑边贸城这种小功劳,他要着有什么用?边贸城自有税务司和工部的官员去操心。

张昭脑海中想起接任后军都督府后,在家中沉思时的计划复大宁卫。

弘治皇帝见张昭沉思,温和的笑一笑,道“朕与卿君臣私下里闲谈,你有什么想法就大胆的说出来。”

随着弘治皇帝的话音落下,正好窗外有闷雷声传来。此时的召见,弘治皇帝将身边的大小太监都打发出去。这也是表示亲密、信任的一种方式。

张昭拱手行礼,歉然的道“臣刚刚走神了。臣蒙陛下恩典,掌后军都督府事。北直隶诸卫所尽在臣管辖之中。臣斗胆询问陛下,北直隶诸卫所废除后,这些人口流往何处,边墙内的防务应当如此处理?”

弘治皇帝走回到铺着黄绸的书桌后,坐下来,不动神色的道“卿说说看。”

弘治皇帝当然不会关注这些细枝末节。他只知道张昭和王承裕两人曾提出废除卫所要因地制宜。但当然了这么多年的领导,应对自如。

张昭一边整理着思路,一边道“陛下,北直隶所辖的卫所约数百万人。这些人口都是宝贵的资源。在废除卫所后,不能让他们往中原而去。中原可耕种的土地基本开发殆尽。朝廷应当引导他们前往辽东开垦、定居。

另,去年七月泰宁卫犯境。臣有心复大宁卫旧地,往北剿灭朵颜三卫。削减鞑靼人的羽翼。”

关外的黑土地有多么的肥沃,这基本不用说。而中原之地早就被占满。这些卫所士卒和其家属,去中原也没有活路。让他们卖身豪门、地主为奴,更非张昭所愿。

就像张昭在顺天府和天津卫两地的试点,先挑选一部分士卒当兵,再分流,最后组建建筑公司兜底,将这些多出的人口转为工人。京城目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重生之长女当家 捉鬼龙王之极品强少 魔法大陆的地球交换生 许你两世不相负 快穿宿主她又软又甜 农门福妻:夫君有点田 咸鱼的自救攻略 亲爱的少帅大人 洪荒历 你好,King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