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我在秦朝当二世皇帝

第47章 农业灾害(1/26)

目录

春日的阳光本应是万物生长的恩赐,可今年,那炽热的光线却似带着灼人的恶意。林宇站在咸阳城的城楼上,望着城外那片本应绿意盎然的农田,如今却泛着干裂的土色,心中满是忧虑。

“陛下,据各地快报,此次旱灾已蔓延至临近的三个郡县,情况愈发严重了。”身旁的大臣战战兢兢地汇报着,声音中透着惶恐。

林宇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决然:“速传我令,各郡县官员即刻统计受灾情况,不得有丝毫隐瞒。”

旱灾的消息如阴霾般迅速笼罩了大秦。田间地头,农民们望着干涸的土地,眼中满是绝望。在一个名为永丰的小村落,老村长李伯拄着拐杖,看着自家干裂的农田,长叹一声:“这可如何是好,今年的庄稼怕是要颗粒无收了。”周围的村民们也是一脸悲戚,有的甚至忍不住落下泪来。

与此同时,林宇在咸阳宫的书房内,召集了一众大臣商讨对策。户部尚书忧心忡忡地说道:“陛下,旱灾导致粮食减产,若不及时应对,恐引发粮价飞涨,民不聊生啊。”

林宇沉思片刻,缓缓说道:“传旨,开仓放粮,先解受灾百姓的燃眉之急。同时,组织百姓掘井取水,修缮灌溉渠道,定要尽最大努力缓解旱情。”

圣旨一下,大秦各地迅速行动起来。在受灾最严重的临河县,县令亲自带领百姓掘井。他光着膀子,挥着锄头,喊着口号:“乡亲们,咱们齐心协力,挖出井来,庄稼就有救了!”百姓们深受鼓舞,纷纷拿起工具,没日没夜地挖掘。

然而,掘井并非易事。有些地方挖了十几丈深,仍不见一滴水。百姓们的脸上又浮现出绝望之色。这时,一位名叫张勇的年轻后生站了出来:“县令大人,我听闻地势低的地方更容易挖到水,咱们不妨往那边试试。”县令觉得有理,立刻带领众人转移地点。

终于,经过几日的努力,一口深井涌出了清澈的泉水。百姓们欢呼雀跃,纷纷跪地感谢上苍。这口井的出水,如同一针强心剂,让大家看到了希望。

在其他郡县,修缮灌溉渠道的工作也在紧张进行。工匠们仔细检查每一处破损的地方,用石块和黏土填补加固。林宇还从各地调来了水车,分发给百姓,以提高灌溉效率。

然而,旱灾的影响仍在持续扩大。一些偏远地区由于交通不便,救灾物资难以快速送达。林宇得知后,果断下令开辟绿色通道,让运送粮食和物资的车队优先通行。

正当大秦上下全力抗旱之时,一场更大的灾难悄然降临——蝗虫。

一日清晨,天空突然变得昏暗,紧接着,铺天盖地的蝗虫如乌云般袭来。它们所过之处,庄稼瞬间被啃食殆尽。百姓们惊恐地看着这一幕,有人大哭起来:“老天爷啊,这是要绝了我们的活路啊!”

蝗虫的肆虐让本就艰难的抗旱形势雪上加霜。林宇得知消息后,震惊不已:“这蝗虫从何而来?为何如此猖獗?”大臣们面面相觑,无人能给出确切答案。

林宇迅速做出决策:“传我旨意,各地组织百姓捕杀蝗虫。捕杀蝗虫者,以斤两论赏,绝不食言。”

诏令下达后,百姓们纷纷行动起来。他们拿着扫帚、布袋等工具,与蝗虫展开了一场艰苦的战斗。在一些村庄,男女老少齐上阵,白天捕杀蝗虫,晚上则燃起篝火,利用蝗虫的趋光性进行诱捕。

然而,蝗虫数量实在太多,捕杀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它们繁殖的速度。而且,蝗虫不断向周边地区扩散,受灾范围越来越大。

林宇心急如焚,他深知,若不能尽快控制蝗虫灾害,大秦的农业将遭受毁灭性打击,随之而来的可能是饥荒、流民等一系列严重问题。

面对蝗虫灾害,林宇再次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朝堂之上,气氛凝重。

一位老臣颤颤巍巍地站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道友留步,你身上有凶兆! 海贼:辉煌天龙 剑出大唐 吃不了下乡的苦,回家相亲嫁军官 甄嬛传弘历魂穿大清赘婿 灵异片场的我混入咒回世界 新婚之夜,他悬梁 末世:诸神降临,我为弑神者 我建天庭地府:封百家巨子为鬼神 妙手娇娘能回春,将军请上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