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2/3)
岗营子的老支书。
难怪这两个村子同样地处相近山林资源条件相若,然而象牙屯就是比不上岗岗营子发达,归根结底是 ** 的问题。
常言道,头头儿歪了底下的人自然也会跟歪!
动身之前,李安然就已经从岗岗营子老支书那儿听闻了一些事。事实上,两个冻死的知青之所以出事,这位李支书确有不小的干系。
然而表面功夫他还得做足:“李支书,您真别说我不是不想帮忙啊。我和贾梗家的事属于私人恩怨,况且事情已经过去了,他们现在出了这样的事故,我们应该互相体谅才是。”
“小李啊,这你可就冤枉我了,我怎么可能有那样的心思。”李书记边说边亲自打开了最后一瓶土烧,并且亲手为李安然斟上一杯,“身为村里的一员,我理应对每个人的情况有个清晰的认识,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
“没毛病。”李安然点点头。
“贾知青是新来的,这次又发生了这种事,我要对他表示关切,这也算是我的职责所在,应该没错吧?”李书记接着说道。
“没毛病。”李安然仍然赞同地点了点头。
“若我能在处理事情之前对他有个初步了解,以后处理问题时也会更稳妥些,这也无可厚非吧?”
“确实没问题,不过……”
“没什么不过啦,来,干一杯。”李书记笑着举起了杯子,李安然也只能硬着头皮陪饮一杯。
“你放心,这件事到此为止,我绝不会再提!”说完这句话李书记自信拍着自己的胸口,“小李,你总不能认为我毫无信任感吧?”
你哪里有值得信任的地方啊!
这是李安然心中的念头,但他不可能真的说出来。
况且他也未必真的认为这只是个无意间的泄密,这简直就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典范!
“好吧,既然您这样说,我也就只能如此了。”李安然假意无奈地答应了下来。“但丑话可得先说在前面,这件事就在这酒桌之上聊聊而已,千万别到处说,以免引起咱们知青间的内部不和。”
你们知青哪里来什么所谓的阶级情谊啊!
假如彼此之间真有这样的友谊,也就不会有每年总有知青坚持不住要逃离的情景,更加不会有老人们频繁针对新人的情形出现了。
从李书记的观点来看,那俩知青不在反而更好管理一些,这样他就再也不需要担心年年被这些事情搞得焦头烂额了!
当然,心中这样想,话却是不能直接说出来的。
“安心吧,小李。我在这承诺了。”李书记敲打着火炕上的桌子说道,“无论你透露何等消息,我定会守口如瓶!”
“行,我若是不相信其他人的话至少也得相信您(钱好)吧!”看到李支书已经成功被引导上钩,李安然也没再拖延时间。“实际上这件事情和此次**事件也有一定关联,至于我自己还有个大姐,我的父亲在一家轧钢厂开车的。”
听了李安然关于父亲的工作情况之后,李支书马上明白了他们家里条件应该是相当不错的。
常言道:鸣笛声一响,金条一大筐!车轮一转动,幸运不停顿!脚下一加油,财神紧相随!
在这个年代当司机实在是太美了,不仅能拿到较高的工资,还能有一些灰色收益!
“但是你怎么解释自己愿意接受 **?这似乎有些说不通呢。”对于这一点,李支书感到困惑,因为在他的设想中李安然的父亲有着极佳的职业,完全可以为儿子创造条件进入轧钢厂开车,岂不是比选择 ** 好得太多?
“这次来山上乡是我自己主动要求的。”李安然坦诚地说,“我们响应国家的号召,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同时也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