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 静观其变(1/2)
汉末五千万之众。到三家归晋时,不过剩下寥寥数百万口。
吃饭的人,少了。
待休养生息,子嗣繁衍。人口众多乃至僧多粥少时,便再血洗,杀人减口。
纵观整个封建时代,便会发现一个简单至极的现象。每有朝代新创时,皆人少而国狭。待人口增多,国土亦开始扩张。兼并来的土地,便是为了养活不断增多的人口。然而在封建体制下,随财富积累,自然会产生分配不均。大量财富向少数人群聚集。大量底层人口赤贫如洗。于是饥民揭竿而反。均田分产,杀人夺食。只求一口饱饭。
暴乱过后。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田地荒芜,人口凋零。先前被少数人囤积的大片良田,皆成无主荒地。‘明主’再行屯田养民,将先前尽毁于暴乱中的村落、良田,再次修复、开垦。如此反复。
此不是救世。根本就是封建时代的‘休克疗法’。
如何解决?
很简单。让生产力与不断膨胀的生产关系,时刻匹配。
具体办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刘备的临乡,便是他的试验田。
如能成功,便推广全国。然,位卑言轻。单凭今时今日的他,是无法做到的。如何才能身居高位?
唯有将原本根深蒂固的利益链条,上层建筑,悉数打破。
此便是恩师、四位大儒、乃至主簿贾诩口中的‘待天下有变’。
刘备要如何做?
‘静观其变’。
身边所有人,甚至刘备自己都知道,这是他唯一也是最佳的选择。奈何心有猛虎,恶极噬人。面对即将到来的历史巨变,那种深深的无力挫败,时刻炙烤着他的内心。
若无来自母亲,妻子、义弟、挚友的情感维系。刘备绝不是今日之人畜无害,温润如玉的刘备。
曹操说,论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此句不见史料。然而作为一个靠谱的说书人,必然是发现了两人之间的共同点。
用后世的话说,两人是同一枚硬币上的正反两面。
本质别无不同。
言归正传。
胡姬酒肆,后楼精舍。
鸡鸣时分,曹操猛然惊醒。翻身坐起,只见室内铜灯如豆,对面袁绍、袁术,鼾声四起,睡意正浓。用力拍了拍脑袋,赶走宿醉的眩晕。见床前矮几,上置一(陶)瓯。伸手取来,沾唇一试,乃是清水。这便仰头饮尽。烟熏火燎的腹中,顿时一片清凉。精神为之一振,这便麻利起身,取长袍束带,发冠丝履。
今日早朝,断不能迟到。
着急忙碌间,忽心生一念。
身形随之定住。
须臾,又双手持冠,颓然坐在榻边。
打量着手中小冠,曹操忽然哑然一笑。眼角似有泪光,却不去擦拭。反手将小冠掷出,临窗高卧,不久已鼾声大作。
隐隐约约,耳畔似有人言。
“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且都噤声!
别搅了曹某人一席清梦。
“孟德?孟德?”
怎又有人呼唤?
不耐烦的睁眼。却见袁绍、袁术二兄弟,透着一丝坏笑的脸。
“孟德。日上三竿,朝会怕是赶不及了。”袁绍笑道。
“该死!”曹操以掌击额,满脸懊恼“昨晚大醉,追悔莫及!”
曹操的表情,袁术很满意。眼中虽笑,口中却劝道“那乌烟瘴气,尿骚刺鼻的朝会,不去也罢!”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