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5 曹文诏的证明】(1/8)
因为韦爵爷的关系,原本历史中的柳河之战肯定是不会再回来了。
但是,历史兜兜转转,似乎又回到了原点。
没有了柳河之战,韦爵爷却在不经意间让曹文诏这一小股骑兵得到了一定的加强。
曹文诏可以证明关宁铁骑的战斗力一次。
而且这一次的证明机会很不错,蒙古人,建奴,宝军,加上大明边军,四方面的人马都将在一个战场上作战,一战获胜,便可以名扬天下!
实际上,曹文诏出关是有一定的私心的,感激韦爵爷的知遇之恩,给了他们不少马匹和银子,粮草,这是其一。
其二就是曹文诏想在关外证明一下自己的实力!证明大明边军也是有能打的军队的。
实际上,曹文诏这一路小股人马,也的确是大明边军当中,包括蓟州军,包括辽东军,精锐中的精锐,说是最精锐的一路人马也不为过。
关宁军这个概念其实是不准确的,自广宁丢失,明朝关外只剩下了山海关。
孙承宗督师期间,具有了关上,关外的概念,最后以袁崇焕划分关外信地为始,那时候,才算具有了关—宁这个概念,关宁这个词第一次被联用是在天启六年,
那么之前王在晋,孙承宗的军队,究竟做怎样一个名字。
实际上在后世,大部分人认为关宁铁骑是指吴三桂的人马。
《明季北略》记载吴三桂的部下有精兵四万,辽民七八万,皆耐搏战。
而夷丁突骑数千,尤为雄悍。敌望之辄遁。
《明季北略》对于吴三桂的兵力是不是夸张了且不讨论,“夷丁突骑”显然是少数民族,最大可能是蒙古人。
那么明朝后期的精锐铁骑,真的要依赖异族来组建吗?
但把“关宁铁骑”视作对明王朝末期关宁军中精锐骑兵部队的一个泛指的话,其中大部分还是汉人。
“夷丁突骑”,只是关宁铁骑的一部分。
按《顷见新略》说法,“奴步善腾山短战,马兵弱。叶赫马兵最悍,步兵弱。故奴畏北骑,北畏奴步”,建州女真以步兵见长,骑兵实力甚至不如叶赫。
在后来与明作战中,建州主要使用的还是骑马步兵战法。
而明王朝后期虽然骑兵数量不多,质量却很可观。
明代马铠覆盖面积下降,更注重骑兵的机动性。
由于九边对抗蒙古人的需要,骑兵比例大为上升。相比两宋和元初常使用的覆盖式马铠,明代重骑兵基本都是半具装,而同时具备骑射能力,很多人还装备了火器。
明代也有覆盖比例较大的马铠,但很少。
在元初,蒙古骑兵也多有使用覆盖马铠者,但明军骑兵比起蒙古人又更重视格斗,擅长骑枪冲锋。
但入明之后,火器同样有破阵作用,且明朝的敌人中使用步兵方阵的较少。
从壬辰战争的情况来看,使用半覆盖马铠的重骑兵,冲击日军这样质量较低的步兵方阵,穿透力、破坏性依然可观。
由于蒙古人的马匹数量优势,能够快速聚集优势兵力犯边,迫使明军骑兵必须具备以寡击众的能力。
明军骑兵训练时重视夹枪冲击的训练,《武艺图谱通志》载“柄长十五尺,其法初出马。右手执辔。左腋挟枪。作新月上天势。右手执前。左手执后。高擧过额。换执左右手。作左前一刺。换执左右手。作右前一刺。换执左右手。作左后一刺。换执左右手。作右前一刺。换执左右手。作左前一刺。换执左右手。作右后一刺。换执左右手。作左前一刺。换执左右手。作右前一刺。仍作弄枪。右内挥一次。左内挥一次。如是者无定数。”
显然,集群持枪冲锋的明军骑兵,其势如枪山密林,森森而至,能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