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昏迷(2/2)
对于白少阳的死活毫不关心。
“救救我!”
白少养在心底里呐喊,他觉得实在太痛苦了,这种每日躺着的感觉真的是生不如死。
对于一个不会说话,身份不明的人能够如此无微不至的照顾,你足以说明了桃花源百姓的淳朴善良。
“这少年没什么问题,至于何时醒过来,就看天命吧!”
“谢天谢地…”
这是白少阳听到的最舒服,让他能够彻底放下心来的话。虽然为他治病的只是一个巫师,但这个巫师看起来至少没有那么凶残。
“选择一个良辰吉日,向上天祈祷,祈祷他的病情早日康复,能够来我们桃花源的人,那都是上天的安排…”
听到这个人说的话,白少阳愈发觉得这里百姓淳朴善良,如今像这么纯朴善良的百姓已经不多了。看来桃花源的山山水水都非常的养人,养的都是一些三观很正的人。
在工业化时代的今天,网络拉近了人们的距离的同时,却让人们的心远了。
心远了,自然也就不容易动情了…
“总有一天我会醒过来的!”
被别人白白照顾了这么久,若是没有一丝感恩之心,恐怕也不是白少阳的作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听到他们读孔子的论语,白少阳瞬间就被感动了,原来这些人皆是我华夏子弟!
孩子们的读书声朗朗上口,回荡在整个桃花源。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白少阳大有一种回到中学时代的错觉,既然有小孩子会读古文,那就说明这里一定有教书先生。
有教书先生,就说明这里有识字的人。
在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地方待着,至少可以保证自己的才华可以得到施展,不至于没有用武之地。
够读书的人都是聪明的人,都是有些才华的人,斗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白少阳原本以为,桃花源的百姓都是目不识丁的百姓和农民,但很快白少阳就被打了脸,这里的百姓和农民时不时的说上两句谚语。
“二八月乱穿衣…”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蚕老一时,麦老一晌…
这些谚语是百姓和农民们,无数次劳作和实践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他们才是实实在在最可爱的人。
因为每天都有不同的人围在自己的身边,所以白少阳也听到了不少的故事,以往那些老掉牙的民间故事是白少阳不屑一顾听的。
但有些事情往往真的是很奇怪,这些故事,当真正听过一遍以后,便会觉得里面有很多故事都非常值得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