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艺术大师(1/2)
杨怀仁欢快地点点头,“一定常来。 ”
赵佶的内心是崩溃的,杨怀仁进珍宝轩逛了一趟,珍宝轩一年的利润就打了水漂。
可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赵佶无论如何也无法拒绝,不过他今学会了一个道理,端王府还有什么其他的产业,绝对要对杨怀仁保密,可不能再让他知道了。
人家赵佶也不亏是皇家龙族,掉了几万贯钱,眼睛都不带眨的,上了车之后的赵佶,仍旧一脸的笑意,就是肚子里苦涩得快要肠穿肚烂了而已。
杨怀仁虽然非常无敌,当然也不是个不要脸的人,他相信他报答给赵佶的东西,是多少金银财宝也买不来的,这种东西叫做艺术。
赵家这些子孙,不知道应该他们数典忘祖还是标新立异,太祖太宗的文治武功没遗传下多少来,却不知从哪一代开始,都迷恋上了书法和绘画。
远了杨怀仁也不知道,但起码从赵煦开始往前数三代,都是这样的货色。
赵頵这赵佶就是这些不肖子孙中的典型代表。不过这么多少有些有失公允,赵頵的飞白书法虽然也有一定的造诣,但终究无法越蔡邕那样的大家。
但赵佶后来自创的瘦金体楷书,可谓开创了一种书法艺术的先河,而他在这方面的造诣,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杨怀仁这个对书法艺术一窍不通的人,倒来了兴致当场点拨他一下,不知道他这一点拨,在赵佶心中值不值那几万贯的珍珠宝石。
“听闻王爷书法造诣年少大成啊。”
“杨侯见笑了,随意涂鸦打些时光而已。不过王倒是听坊间传闻杨侯书法绘画都是一绝,王的四叔对杨侯那可是十分推崇的,只可惜无缘得见芳墨,实在是可惜。”
提起书法来,赵佶来了兴趣。宋代皇亲在待遇方面优渥是优渥,但是祖训也决定了他们这些王爷郡王之类的皇族是不得干政的,大都是挂着个高大上的虚职散养。
所以像赵頵和赵佶这样的王爷,大都是吃着闲饭无事可干的,他们寄情书法和绘画艺术也就成了一种集体性质的爱好。
赵佶虽然年纪不大,但在书法艺术方面的赋,在这些王爷之中算是翘楚,十一岁的他,已经能完美的临摹黄庭坚的黄楷了。
这也正是赵佶骄傲的资本,他以前也听过杨怀仁在书法艺术方面颇有见地,他的四叔嘉王就在宗族里吹嘘过多次,只是却从未见过杨怀仁有任何的墨宝流传出来。
杨怀仁听他这么,心中忍不住偷笑,我哪里懂什么书法,时候上美术班在废旧报纸上胡图乱画的东西不知道算不算赵佶口中的芳墨。
不过他的优势在于他起码见过许多不同风格的书法形式,有一些很多都是当今大宋还没有的,这方面倒是有逼可以装一装。
“哦,若是此时有笔墨纸砚,在下倒是可以送王爷几个字赏析品鉴一下。”
其实杨怀仁早看到了马车里赵佶时刻备好的文房四宝和一张写字用的方案几,人家乘车都不忘练字,可见这子对艺术的喜爱程度有多么深。
赵佶急忙亲自摆下几案,铺开了散着纸香的软片,亲自为杨怀仁研墨。
杨怀仁也不客气,挪了挪屁股坐正,撸起袖子选了一支湖颖,闭起眼睛装作在酝酿着写点什么好。
这些举动实际上就是杨怀仁摆谱装逼,可在赵佶眼里,却是真像是那么回事,心中还暗忖以前听闻之事他并没有当真,如今看杨怀仁如此架势,仿佛之前的传言不虚。
杨怀仁凝思了一下,北宋时期书法方面最牛的要属“宋四家”了,像赵佶最喜欢临摹的黄庭坚就是这其中之一。
杨怀仁后世学习书法的时候临摹用的字帖里,倒是有这四人的书法作品,虽然大师的书法意境他根本不懂,但笔法特点倒是还记得一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