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舌尖上的大宋

第1939章:包饺子(2/2)

目录

仔细看看,老虎的脑袋是大的,狗的脑袋是的。”

燕儿不服气,“脑袋大和脑袋,能区分老虎和狗?”

大牛很肯定的点点头,不过后来也发觉似乎这样服不了妹妹,又皱起了眉头来。

杨怀仁带着一手面粉摸了摸大牛的脑袋,然后随手从扫面板的扫帚上挑了一根刺条下来,然后用刺条在老虎的头上刻了一个的“王”字。

然后他笑着对孩子们道,“现在好区分了,老虎头上写着王字,狗可没有。”

孩子们其实已经不关注这个了,而是捂着嘴冲着大牛哈哈大笑,大牛见兄弟姐们都笑得欢畅,也跟着笑了起来。

不过他这么一笑,孩子们便笑得更大声了,等他们的几位母亲瞅过来,也忍不住掩嘴笑了起来,这才引起了大牛的怀疑。

还是鱼儿心疼弟弟,指着他的脑袋道,“大牛,爹爹把你脑袋抹的白乎乎的,你看上去就像是个矮个子的白发老爷爷,哈哈……”

大牛下意识的往脑袋上一摸,果然摸了一手面粉,这才想起来刚才爹爹拍他的脑袋,是故意往他脑袋上拍面粉呢。

大牛不服气,见虾米笑的最厉害,便偷偷攥了一把面粉走到她身边,趁他不注意,把一把面粉又抹在了虾米的头上和脸上。

孩子们很快就打闹了起来,顷刻间便面粉飞扬,孩子们的脸蛋上,也很快都模糊的白乎乎的,像是雪人儿一般。

杨母轻咳了几声,孩子们才停下来,他们知道祖母大概是怪他们这样拿面粉打闹,是浪费了粮食了。

杨母佯作生气板起脸来,教育道,“先生平时教育你们要节约粮食,是怎么的?”

孩子们立即站定,大官答道,“先生教育我们,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是农民伯伯用辛劳和汗水换来的,还有一首唐诗,是专门讲这个的。”

杨母点着头,“那你们一齐背来听听。”

孩子们立刻摇头晃脑地把唐朝诗人李绅的《锄禾》背诵了出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杨母这才笑着回身继续去忙活了,孩子们面面相觑,随即莞尔一笑,可他们却忽然发现,那个玩面粉的罪魁祸首却不见了。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九曲书剑心 神级无敌赘婿 大明星从十八线开始 拜清樽 都市超级天帝 崩坏纪元 大佬破产后缠上我了 公主嫁到之莫少太傲娇 混世农民工 鸳鸯麒麟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