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开审(2/3)
,“有空去看看你嫂子,让她别睡担心,我们很快就能出去了。”
沁娘点了点头。
一家人又在牢里说了好一会儿话,直到牢头领着人回来了,他们才告辞。
出了刑部大牢,太阳已经西垂了。
顾白看到他们,迎上来,恭敬的汇报道“主子,杨家那边已经清查完
了,府里的值钱物都搬到了户部,礼部拿出了一张单子,上面列了杨家历代进出的所有的物件清单,大理寺和刑部那两位正准备拿着它到御前再奏上一本呢。”
顾琛挑了挑眉,这二人比他想象中的动作还要快。
看来,当真是被从杨府中搜出来的那些东西给迷了眼,一刻也等不及了。
也好,如此,杨家父子便能早些从牢里出来了。
如顾琛所料的那般,当天傍晚樊池悟和海青就趁着宫门未落锁之前,急匆匆的进了宫。
“陛下,这是礼部所的单据,臣大致看了一下,之前从杨府中搜出来的物件,有许多都不在这些单据上,按照我们东临国的规定,各大家族里所有的贵重物件,都应该有登记在册的才对,可杨家许多东西,却是上面没有的,可见,这杨家贪了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樊池悟说着,将手中的单据逞到了御前。
东临国的确是有规定,贵重物件必须有登记,一般是户部有一份,礼部有一份,这主要是为了留个凭证,万一哪天若是失窃了,那小偷也是不敢轻易拿出去卖的,毕竟,那都是有单据有数目的东西。
这条规定自今上登基后,更是尤为严格,所以,那些个世家贵族里,就算平日里买了个物件或者操办宴席置办一些器具,都要给这两个地方备一份单据。
虽然麻烦了些,可失窃的机率也大大的降低了。
“陛下,臣也亲眼看见过了,那杨家库房里,堆了许多稀罕物件,都是几百年前的古董,随便一件拿出来,那都是够整个京城老百姓吃一年的了,他杨元海不过才上任尚书之位不到一年的时间,之前一个小小的工部侍郎,他哪里来的钱财置办这些东西?这还不就是跟之前的钱尚书一般,贪的呗。”海青也跟着义正言词的说道。
“陛下,如今证据都一应俱了,杨家父子也在大牢里待了几天了,想必他们也想清楚了,是该好好审审他们了。”樊池悟跪地,一脸陈恳的说道,“陛下若觉得我等主审有偏私之嫌,臣愿举荐一人。”
皇帝坐在龙案后,脸色晦暗不明,他盯着下面跪着的两位二品大员,问“爱卿要举荐何人?”
樊池悟拱手道“臣愿举荐长乐郡王来主审此案,大家都知道这位郡王爷一向不涉朝政,也不与任何世家大族有亲密的联系,因此,不必怕他在审这桩案子的时候会有私心。”
海青伏地道“臣附议。”
皇帝眼眸动了动,樊池悟的话显然打动了他。
若是让樊池悟或者海青来审理,杨家人怕是会不服,毕竟,是他们二人率先参的杨家,也是他们拿出了证据来举告。
举告者,的确不适合主审。
但若是让承安候或者别的人来审,又难免会有偏私之嫌,到时候不是替他审杨家父子,而是替他们洗白开脱。
这两种结果都不是他所想要看到的。
所以,皇帝一时间也没有决断。
这时,一直站在一旁给皇帝添茶的贝公公突然说了一句“陛下,那镇北王郭正不是回来了么?由他坐镇,想来也没人敢在堂下耍花招。”
皇帝一听,眼睛立马亮了起来,刚才樊池悟提起宋熹的时候,他还有些犹豫,这会儿贝公公提起镇北王郭正,他倒是想起来了,此人做事情一向雷厉风行,而且,长年沙场征战之人,眼睛最是毒辣,任何人也别想在他眼皮子底下耍滑头。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