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七十一章:辽阳兵议(下)(1/2)

目录

辽阳,经略府。

熊廷弼召集众将,对天启元年的辽东战况加以分析,以此定下接来下的战守之策。

座下诸将,泾渭分明的形成了两个小团体。

其一,便是薛来胤领着自宣镇而来的援辽军将,其二,为以曹文昭为主的本地熊廷弼麾下辽将。

诸将分批到场,落座后,都是静静望着上面嘴不饶人的辽东经略熊廷弼,感觉有些好笑。

能耐这样强的一位经略,嘴巴居然和他们这些大老粗一样不干不净。

他们都知道,万历末以来诸多经略之中,熊廷弼称得上最有作为的那个。

论治军,熊廷弼治军严明,体恤兵士,论战略部署,他的策略将辽阳、沈阳、广宁一线固若金汤,常让奴贼找不到地方下手,足堪此任。

可他性格乖戾、自负,在朝中、军中亦是久负“盛”名。

在辽阳这段时间,熊廷弼有时如这般升帐,与麾下诸将讨论各地战情。

有时也亲登城楼,了解各地军马、器械是否充足、完备。

每隔一月,熊廷弼又要在辽阳检阅观兵,巡视米仓,亲向管理各署的小书吏询问辎重粮草所剩多少。

若有一处存备粮草不够半年所需,熊廷弼会立即向兵部问粮,可谓是面面俱到。

半月以前,后金退走,明军收复沈阳后,很快发现当地给养不足的窘境。

起初,熊廷弼向兵部发文书,请往沈阳运输军需物资,以供重建城桓,抵御随时可能侵袭的建奴。

可偏偏这时,驻扎在广宁的参议王化贞也上文书,称广宁缺少粮饷,请兵部调拨。

王化贞为东林党要员,当朝首辅叶向高得意门生,而今的兵部尚书张鸣鹤,同为东林显要。

半月过去,沈阳新城仍旧破破烂烂,已严重耽误工期,军民士气低下,缺银少粮。

倒是十分充裕的广宁,又源源不断送去了新的粮饷和物资,这让熊廷弼更加气恼。

最近几日,在完成以上必备要务之余,熊廷弼总不会忘了一件事,即痛骂广宁参议王化贞与兵部尚书张鸣鹤。

见众人到齐,他拿着一份文书扔到地上,道

“这个王化贞,是昏了头吗?”

“与我争夺粮饷也就罢了,平辽大军?”熊廷弼气的胸前不断起伏。

“辽人何曾叛国,他给朝廷王师宣扬这种名字出来,岂不要逼反了辽人?!”

闻言,曹文昭也是无奈。

“已不是要逼反辽人,近几日末将听了不少传闻,说是广宁辽人不满,想要王师改了平辽大军这个称谓。”

“那王化贞不从,反令将士打伤辽人。”

“这等人,朝廷为何会让他做参议?”初来乍到的宣镇参将薛来胤满脸疑惑。

曹文昭将拳头砸到桌上。

“那王化贞可是当朝叶阁老的门生,还有兵部尚书张鸣鹤,也倾向于他,广宁之粮饷,向来都是富于辽沈。”

薛来胤点了点头,又听将领在下面低声议论。

“王化贞引辽人不满,岂不是要连累了我们?”

“经略本欲在这月修复沈阳,以托为坚城,伺机再复蒲河、抚顺。”

“时下都五月了,物资还没到?”

“都调往广宁去了,这沈阳就算收复了,怕也是守不住。”

熊廷弼穿着常服,坐在经略府大堂正中,背后两米余长的几案上,以黄色绸缎包裹着紫禁城里皇帝御赐的尚方宝剑。

所谓不怕神一样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广宁参议王化贞在后方昏招迭出,让熊廷弼是头疼不已。

座下诸将聊到王化贞常挨这位经略骂的事儿,有人发出一声怪笑,肃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都市之无敌医仙 收个神仙做徒弟 太有钱了怎么办 回流大时代 舒为卿上人 蓝月之主 皇天战尊 六合奇闻录 极品斗圣 银之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