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对比(2/2)
学生面谈?”专门负责对接奥斯的翻译兼向导诧异地看着他,“为什么会突然提出这个。”
“不方便吗?”奥斯坐在床上,旁边是已经打包好的行李,“我只是突然想了解一下,你们所说的接班人是什么样子的,如果不方便就算了。”
“没有,没什么不方便的,”向导笑着说道,“虽然学校放假了,不过和中小学不一样,还是有学生在的,这个也不用请示领导,我直接安排就行,暨大可以吗?”
“可以,”奥斯点点头,“陈和我说过,暨大是你们这里最好的大学之一。”
既然奥斯没意见,向导便直接给学校打电话安排,另外找些懂外语的学生参加会谈,同时联系去香江的火车票,他们谈完之后,就会直接送奥斯去火车站,从香江转机回美国。
奥斯在暨大逗留了两个小时,和这里留校的同学进行一番交流之后,便匆匆离开。
不管别人有多困惑,而他去大学参观的原因,其实只是想去看看这里的大学生,有多少是和陈大河一样的人。
这几天和陈大河相处下来,这个年轻人流利的美式英语,对美国对世界的了解,对自己国家的信心和坚定不移的态度,灵活多变的处事作风,以及具有相当高度的战略眼光,都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中国的大学生都是这种水平,可能真的用不了多久,这个国家就会重新崛起,于是他才想着到大学里去看看。
经过一番对比,结果让奥斯有些释然,也有一些郑重,释然的是,陈大河只有一个,这里的大学生中,再也没有像他那样的人了,不仅没有,而且还和绝大部分的市民一样,对外面的世界一知半解,眼光和思维或许比普通人强一些,但很明显和发达国家的学生有较大的差距。
但是,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对外界的好奇,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比起陈大河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是刻苦学习的态度,简直甩了某人八条街,这些都给了奥斯最直观的冲击。
知识可以学习,眼光可以开拓,思维可以锻炼,唯有决心与态度不可赋予,这样的人,足以让奥斯郑重以待,或许在自己的报道中,应该给他们写上重重的一笔,希望能对美国的青年有警醒的意义。
奥斯的这些心思没人知道,他也不打算告诉谁,在上车前,他给了向导一封感谢信,请向导转交给统战部的领导。
感谢信里自然是对陈大河这几天工作的肯定,然后应陈大河的要求,顺便提了蔡志明和蔡婶他们几个人的名字,也算是完成了陈大河的许诺。
和向导握手告别之后,奥斯便登上了前往香江的火车,最后看了一眼窗外的城市,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也许再次过来的时候,这里真的会很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