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影帝重回十八岁

358、掌握在自己手里(1/2)

目录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的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写在春暖花开的三月,虽然是离别诗,但前有生机盎然,后有浩渺大气,那种离别愁绪不仅被冲淡,还有李白一贯的诗意和畅想,回味悠长。

作为鄂城的地标性建筑,黄鹤楼在历史上久负盛名,当然,它的出名还是因为李白的诗,除此之外还有另一首崔颢的同名诗《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在古代,没有现代这样发达的通讯,能够名扬天下的景致,基本都靠诗词歌赋,比如‘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庐山,‘会当凌绝顶’的泰山,‘五岳归来不看山’的黄山,‘日月照耀金银台’的天姥山等等。

其实现代也可以,因为某部影视剧,就带火一个景点,因为某个网红,就带火了一条街。

不过,想要名传千古,还是需要经典的内涵。

黄鹤楼不像汤泉池,即使快过年了,这边也依然有不少游客。

宁远经历多了,自然知道怎么把自己弄严实,既不捂得太迥异于众人,也不会让人认出来。

毕竟,有时候你捂得越紧,看起来怪异,反而还更容易引人瞩目,就像在喊快来看快来看,我不是一般人。

宁雨继续发挥她的长处,变身导游,给宁远他们讲着她从书上看到的关于黄鹤楼、关于李白,以及关于鄂城的历史人文。

“黄鹤楼最早是三国时期建的,那时候鄂城属于吴国,而且也不叫鄂城,叫夏口城,建它的目的是军事作用,充当瞭望的,后来吴国被晋灭了之后,这里就没了那个作用,成了观赏楼,因为它登高望远的风景,吸引了无数当文人墨客,所以在之后才留下很多诗篇。”

宁远他们听得津津有味。

好在宁雨是用凌山话说的,否则别人还真会以为她是导游,即使这样,旁边一些本地人也不时扭头看来。

因为信义位于豫南,包括浉河区、凌山、新县和商城都跟鄂省接壤,所以很多方言的词、句也相近,包括腔调也差不多,于是有些人也以为他们是鄂省的。

倒不会以为他们是鄂城人,因为口音更接近鄂北的广水和大悟县。

站在楼上眺望滚滚长江,宁远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因为戴着口罩,倒没有太寒凉,但也感觉一阵凉意从鼻子钻入肺腔,整个人更精神了。

“唯一的遗憾,就是现在的黄鹤楼不是古迹,是八十年代的重建的。”

宁远这种脑补能力很强的人,去一些古迹最喜欢想的,就是自己站立的位置,以前那些穿着各式各样服装的古人也在这里站过,就觉得很有穿越感。

如果是真的从唐朝一直保存到现在的黄鹤楼,宁远站在上面,脑海里一定会畅想一番,李白站在这里挥毫泼墨的样子。

所以,宁远才更在意是不是古迹。

就像电影里的重叠镜头,现实中某人在这里做着什么,而虚幻中,还有身影在同一个位置,只不过是以前的某个时间,也在这里做着什么。

与其说是脑补,不如说是宁远的职业病,当然,如果没有这个喜好,他也不会从事这一行。

就像表现的,如果没有这个,他她99的机会不会走到这一行,脑补跟内心戏差不多,否则爱表现的、内心戏十足的,或者爱耍宝的人,也不会被称作戏精。

其实从这里看长江,也看不太真切,毕竟还离有一段距离,包括长江大桥也是。

指着大桥,宁远对宁雪和宁岩道“看,那个就是长江大桥。”

宁岩他们俩立刻扒着栏杆,探头朝那边张望“还真是耶,跟书上画的一样。”

宁雨在一旁哭笑不得“什么画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网游之奶个锤子 穿书之我家霸总太偏执 王国血脉 快穿之一切随缘 晓风残月杨柳依 情深案浅之反穿福妻 我的弟子们是学霸 赵洞庭颖儿 龙抬头最新章节 无量宙之密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