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崇祯南逃(1/4)
北方的战火只是局部冲突。
而大明的变化,让刘元昭十分关注。
关宁军几次进攻北京城,而刘进忠也适时出兵攻打蓟州。
而这时候京畿附近出现大疫,再加上旱灾,及十万大军的补给十分困难。
崇祯顾不得许多,最终决议拥兵南下。
此时的河南又遇上了灾荒,百姓民不聊生,可以吃的已经吃光了,最后只剩下吃人了。
李自成前年领兵几千杀到商洛山,再次被官军围困,值此生死存亡之际,他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
很快就在河南拉起了队伍,百姓们纷纷高唱“吃他娘,着他娘,吃着不够有闯王。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
李自成再度死灰复燃。
而张献忠在崇祯十二年(1639年)五月,在谷城重举义旗很快打垮守备谷城官军,杀了县令阮之钿和巡按御史林铭球,拆毁城垣,劫库纵囚。
明朝监军道张大经和马廷宝、徐起祚被迫投降。张献忠离开谷城时,把官府上下大小官员向他索贿的名单、数字和时间,都详细地写在城内外的墙壁上,使百姓看清了明朝政治的腐朽。
张献忠再起时,罗汝才、马守应部也起而响应,并到谷城与张献忠会合。
隐伏在商雒山中的李自成也重整旗鼓,经湖北郧、均地区进入河南。农民起义的烽火,又一次在中原大地上燃烧起来。
熊文灿得知农民军再起的消息,立即调左良玉和罗岱领兵追剿。
张献忠将大军埋伏在房县以西的罗猴山,张网布阵,并派出一支队伍佯攻败退,引诱官军入山,伏兵围攻,官军一万多人全部溃散,罗岱被活捉,左良玉丢盔弃甲,伏鞍而逃,连军符印信也丢失了。
崇祯帝一怒之下,撤了熊文灿的职,并予逮杀;左良玉降三级,带罪随军立功。接着,改派大学士、兵部尚书杨嗣昌督师,总督以下并听节制,再次展开对农民军的大规模围剿。
杨嗣昌一到襄阳,就抛出他策划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战略。
会师十万,并檄河南、四川、陕西、郧阳诸抚镇将领,分扼冲要,主要任务是全力围剿张献忠和李自成。
起初,张献忠不了解情况,接连失利,非常被动。后来通过情报摸清了官军底细,张献忠说服罗汝才,两军联合,加强了农民军的力量。
农民军“以走制敌”、“避实击虚”、出没无常的战术对付官军。同时,张献忠加强了情报工作,派出很多机灵的军士扮成商人小贩,四处探听消息。
老百姓也常把官军的动向告诉农民军,还常给张献忠的队伍做向导。
因此,能及时掌握敌情,迅速采取军事行动,打得官军措手不及。然后迅速转移,使官军摸不清农民军的去向,难以追击。
官军的主力部队不是扑空,就是遭到埋伏而损兵折将。但是,农民军被困在官军的包围圈里非常不利,随时都有被围歼的危险。
为此,张献忠认为必须彻底粉碎官军的围剿计划,跳出圈外去作战,才能更有力地打击官军。
十三年闰正月,张献忠在枸坪关被左良玉击败,率部突入四川。入川途中,在太平县的玛瑙山又受到郑崇俭和左良玉的夹击,伤亡惨重。
接着又受到湖广军、四川军和陕西军的追击堵截,农民军连受重创,退居兴安归州山中,又被左良玉等军围住,农民军陷于困境。
为此,张献忠利用杨嗣昌和左良玉的矛盾,派人携重宝贿左良玉,说“正是因为我的存在,朝廷才重用你,你的部下乱杀无辜,朝中早有人看在眼里,如果我不在了,那么离你死也不远了。”
左良玉斗志松懈,张献忠乘机收聚散亡,在山民的帮助下,走出兴安,与罗汝才等部会合。
张献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