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置气(2/3)
大的陈家、前朝门阀蒋家、以及皇后母家姜家等等,多少人家都觉得自家在皇帝心里是头一份的,可太祖皇帝亲自拿起丹书铁券,第一个封的是邵家!
那些人家自然都惊诧极了。
在他们看来,邵家没有根基,无论如何也及不上他们那些人家。
百思不解,那些人家最后一致觉得他们这些人家在太祖皇帝心里的分量都太重了,厚此薄彼、让哪家寒了心都不好,这才便宜了邵家。
后来,邵家尽管受封国公,在朝中却依旧不显,国公爷亲自率军驻边,身影沉寂在大漠黄沙里,一如他从前跟在太祖皇帝身后征战四野。
定国公没有变,可时局已经大变了。
一众开国勋贵们大多忙于买地置产、拉帮结派。
吃相是不太好看,可经历了战乱的人,只有手里抓的越多才越安心。
最风光的还是英国公府陈家。
在宫里,浓丽泼辣的陈贵妃深得圣眷,育有五皇子;在军中,陈家军只知国公、不知天子;在勋贵里,许多人家唯陈家马首是瞻。
陈家就想,贵妃再如何也是妃,五皇子不占长,占嫡如何?
姜皇后整日宣扬女德,正妻无子当如何?
陈家和姜家就打起了擂台。
许是回忆起了打江山时的热血,参与的人斗志都很昂扬,和后来那些暗搓搓的宫斗完全不是一个规模。
姜家人奚落陈家人“粗鄙,连酒樽也不会执”,陈贵妃就率人抬着酒桶去中宫门口泼酒。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被迎门泼酒也能忍,因为姜皇后并没有参战。
大概是因为,姜皇后的父兄俱已亡故,所谓的忠毅伯府姜家不过是姜皇后的族亲。姜皇后没有孩子,姜家和陈家斗,为的不是姜皇后,而是他们选送进宫的小姜妃所生的九皇子。
陈贵妃想做皇后,这样五皇子就是嫡子了。
小姜妃想把九皇子过继给姜皇后,这样九皇子就是嫡子了。
两家斗了好些年,直到太祖皇帝薨逝,五皇子和九皇子也都不是嫡皇子。
姜皇后去世后,太祖皇帝没有封继后。
太祖一朝,开国勋贵们的情形大多和陈家、姜家相似。
打江山的时候,或许只是想保住性命、护住家人,或许也有庇护百姓的豪情宏愿,打下江山后,锦绣繁华堆在眼前,想法就不一样了。
很少有人会嫌权势过大,也很少有人会嫌银钱过多。
后来,太祖皇帝在病中时据说有意立皇长孙为储,再后来,皇长孙意外身亡,五皇子即位,是为成帝。
一众开国勋贵,在血雨腥风的夺储之争里凋敝了大半,剩下的大多是拥护成帝的,少数是如邵家一般不搅和的。
成帝即位后,以章敬太后的名义召宴。
自然就是庆功宴。
史书上对那次宴会记得很详细。
因为,在宴席上,坐在皇帝身侧的陈皇后突然拿出袖内藏刀行刺皇帝,所幸坐在皇帝另一侧的蒋贵妃为皇帝挡了那一刀。
大概是因为那次宴会过于重要,史官们对自己情急之下的仓促记录不甚满意,后来又仔细删改了好些回。
总之,大体上就是这么回事。
战功赫赫、威势无双的英国公死在那次宴会上。
有人说,是英国公无颜对天子,以死谢罪,也有人说,是章敬太后亲手给英国公递了一杯酒。
宴会之后,又是一轮血洗。
到了今日,开国勋贵早已所剩不多。
邵老将军用这段往事教导儿孙的意思很浅显显赫权势、豪奢做派,都没有什么可羡慕的,陷入其中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似蒋家那般钻营站队,也是不可取的,早晚翻船。
唯有邵家走的才是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