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变化的长安(1/2)
虽说三省六部制,相对于之前的官制完善了很多,但杨浩很清楚,这只是一个基本的框架罢了。
今后随着相应职权的细分,官职绝对会更加的繁杂。
好在齐国现在一切都在从简,清晰明了的官制还不至于让大多数人头皮发麻。
三省的宰相虽然位高权重,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人就可以为所欲为,只手遮天。
杨浩的王权是绝对凌驾于相权之上的之高存在,有一言罢免宰相之权利。
而在上述所有的官职之外,杨浩还准备成立一个独立于三省之外的官职。
名曰督察员,而其下的官员都是一些品级不高,但政治权利极大的一些人。
这些人也就是后世所谓的言官。
杨浩觉得这种制度很有用,让官员之间相互制衡,防止今后出现官员抱团反噬王权的情况出现。
新的官职改革,一下子让大齐出现了许多职位空缺。
除了早已经名花有主的位置之外,剩余的那些都是中下级官员,紧盯着的存在。
想要坐上这些官位,靠着溜须拍马显然是行不通的。
他们唯一能指望的就是他们这些年在吏部的政绩档案。
新官职的改动持续了将近半年的时间。
有许多人趁着这个机会一步登天,也有许多人因为政绩不佳,惨遭降级处理。
齐国官场的竞争十分的残酷,能力强的就可以位居高位,能力弱的只能哀叹不已。
而已经做了三年镇长的张获,由于这些年治学有方,并将安古镇治理的井井有条。
在新一轮的官员变动之中,洪武八年正月,朝廷的任命文书下来,他被提拔为云洲华清县县令,而这一年他刚满十八岁。
在这个时代,十八岁还没有成家的男人,是极为稀少的。
但张获这些年一直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政务之中,却是将自己的事情耽搁了下来。
在他被升职后不久,远在长安的张目,托人给自己的儿子寄了一封信。
在信中,张母痛骂了其一番,催促着他赶紧找个好姑娘,能为张家延续血脉,并让他有时间回长安城一趟,抓紧把自己的终身大事定下来,在到新地方上任之前,能为老张家留下点香火。
看到这里,张获不禁露出了一丝苦笑。
齐王推崇孝道,这让张获不敢违背自己母亲的命令。
叹了口气继续看下去。
嘴角不禁翘了翘。
他那个妹妹,如今已经长城了大姑娘,而任康那小子,由于和张获关系比较好的缘故,这一来二去,这两人慢慢的擦出了火花。
在年初的时候,任康已经向张家提亲,张母在信中回到长安城之后,顺便将这件事定下来。
信到此处便结束了,张获将这封信小心翼翼的收起来。
齐国虽然已经发明出可用的纸张已经数年,但民间的普及程度并不高,一方面是由于极高的文盲率,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工艺的不完善,让纸张的价格还十分的昂贵。
这一封信短短数百个字,便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张获如何舍得将其丢弃。
等新的安固镇镇长上任之后,张获便匆匆的向着长安城赶去。
安古镇距离长安城并不远,但这三年,他却没有回过一次家。
来到长安城下,看着早已经变了模样的长安,张获心中感慨万千。
初春时节,农田里已经有了农民在忙碌。
城门处一直有人在进进出出,偶尔会有一些马队,携带着一些货物,前往长安进行贩卖。
长安变得比数年前更加的繁华了,而张获却有些感到陌生。
牵着那匹跟了自己数年的老马,慢慢的走过了城门。
走西走向的朱雀大街,早已经没了曾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