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453 有机光伏领域公认的一道大门槛,成功跨过!(求订阅)(5/6)

目录

现在随着涌入非富勒烯领域的研究者越来越多,不少人都盯上了三元体系这一块,导致做三元体系的人越来越多,很难再像最开始一样轻易的发AM了。

其次,莫文琳采用了许秋之前提出的“引入三元体系”的方法,把叠层器件的效率优化到了14.3。

听到这个结果,魏兴思两眼放光。

虽然平常说的时候都是以1为梯度进行展望,但效率真到了14这个级别,能提升0.2、0.3都是非常好的,指望一次性就实现1这样大的跨越,非常的困难,都是要一点点的慢慢磨。

魏兴思转头问道:“许秋,你怎么看?”

许秋心道,我还能怎么看呢,我这边都做到15了,不过嘴上却说道:

“我觉得基于三元体系的叠层器件,还是有很大的优化空间,比如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这周我打算自己来制备几批器件。”

“行啊,”魏兴思点点头:“刚好你的文章都投掉了,那就做做实验呗,权当是换个口味。”

组会结束,接下来的几天,日子重归于平淡。

许秋一边让模拟实验系统继续摸索加工工艺,一边亲自上场制备叠层器件。

他试图在现实中复现出系统中的15效率。

叠层器件的制备比普通器件的制备要麻烦一些,因为有双倍的有效层和传输层,所以时间成本要提高大约50。

一天下来差不多只能产出一批,想做第二批器件就有些勉强。

周三、周五、周六,许秋一共制备了三批器件。

第一批器件,也许是因为许秋好久没做器件制备实验,有些手生,最高效率只有13.67,做的还没有莫文琳高。

第二批器件,他超过了莫文琳之前创下的记录,最高效率达到了14.52。

第三批器件,许秋直接把效率进一步提升到15.00。

这次测出来的数据刚好是整数,许秋也是第一次遇见,还挺巧的。

不过,从概率学的角度上来讲,在保留两位小数的情况下,测出来结果是整数的概率大致是1,他做了这么多批器件,遇到一次也很正常。

同时,模拟实验室中叠层体系的效率也获得了进一步提升,达到了15.37。

这也让许秋觉得自己当初优先选择叠层器件作为突破口,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

因为叠层器件主要涉及到的是工艺方面的优化,在这一方面模拟实验系统有着非常大的优势。

而Y系列受体的开发,主要涉及到新材料的合成,相对更看重的是分子结构的设计。

换言之,运气或者说技术成分比较大,只要分子结构不对,任你怎么优化工艺,那都是徒劳。

现在15的叠层器件效率数据,终于是一只脚踏在了有机光伏领域的一个大门槛上,也意味着这个工作已经接触到了发表CNS文章的门槛。

当然,想要发表CNS,单单15并不是很稳,毕竟是要跨领域和其他热门领域进行PK。

如果还能做的更高一些,比如16,冲击CNS成功的概率就更高一些。

而且,能不能上CNS是需要运气的,编辑的态度、审稿人的认可程度都是不确定因素。

就算是普通的学术大佬,也不敢说自己做出来的一项工作,就一定能发表在CNS上,除非是诺奖级别的学者,那另说。

毕竟CNS每年文章收录数量有限,成百万上千万的研究者,去竞争每年几千个名额,还是有些困难的。

但不管怎么说,许秋现阶段取得这样的成果,一篇《自然》大子刊基本上是没跑了。

因此,许秋打算做两手准备,首先肯定是优化叠层器件的性能,力图继续向上突破,16、17、18。

但假如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星河巫师 盛世大唐美名扬 藤仙记 当奥特曼不会光线 听说这个故事有点虐 此世欢 家有田妻过美日子 活着就有钱拿 王者之开局加入长城守卫军 斗罗之钢铁审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