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请求(1/2)
等下人将文房四宝拿来,盛长槐一笔而就,几人不等墨迹稍干,一同围上来品鉴。
在这几人中,苏洵和海文礼书法虽然不错,但要说起书法,两人比起苏轼,还是要差一些,说起来,苏洵虽然和儿子在后世同时成为唐宋八大家,但苏轼的书法,在三苏中当属第一,苏黄米蔡,这里面的苏,说的就算苏轼。
“咦,小师叔这字,颇有薛曜的味道,薛曜学书于褚遂良,但看上去还是有些差别,天骨遒美,逸趣霭然,小师叔这书法不凡,在过几年,不光是诗坛,就算书法这块,小师叔也足以称道。”
苏洵和海文礼也连连点头,说起书法,在座的只有苏轼最有资格说这话。
“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师弟这字,有些工笔画的味道,是否对绘画一道也有练习。”
盛长槐一愣,他哪里学过什么绘画。
“不瞒师兄,我9岁开始学文,资质愚钝,琴棋书画,只学了书法,其他三样,并未涉猎,不像是子詹兄那样,样样精通,杨师也说让我不必分心,一项练到极致就好。”
苏洵点了点头,又对自家儿子教育道。
“听到没,你总是说自己书法怎么好,诗词怎么好,现如今可被你小师叔比下去了,之前就跟你说过了,不要学的那么杂,琴棋书画,要有所取舍,该重视的重视,其他的可以玩一玩,不要太过浪费心神,你非不听,你看你小师叔,不过才十三四岁,这书法已经走出他自己的风格。”
苏洵也是恨铁不成钢,自家这长子天赋灵气世间少有,但为人玩世不恭,兴趣又多,啥都想涉猎,啥都不精通,当然,这也是在苏洵的眼中,在外人眼里,苏轼那是样样都会,样样精通,若非盛长槐知道他后来的际遇,还以为这人才是有外挂的穿越者,但至少截止目前,苏轼还是顺风顺水,年少中举,还是状元,虽然仅仅是个从六品的翰林院编修,海文礼是翰林院掌院学士,与苏家交好,又看好他,至少现在仕途是坦荡的。
苏轼也是醉了,自家这老爹,自从祖父去世后,家里由他做主,对自己的管教是越来越严了,自己好歹都入仕了,也已经结婚了,这算是成家立业了,今天第一次见小师叔,都说了自己两次了,好怀念这两年的日子,父亲科举不第,回乡读书,好端端的官家干嘛突然招他入京啊,早知道父亲会进京,还不如找个机会外放,苏轼再无他法,又只能使用出转移大法。
“小师叔,你方才说你今日心中有事,专门拜访海师叔,难道这事情是和海师叔有关。”
盛长槐正愁不知道如何开口呢,苏轼这个助攻送来,他要不接着,那就是傻了。随即就站了起来,对着海文礼做了个揖。
“不瞒海师兄,今日长槐专程拜访,确实有一事想要劳烦海师兄。”
海文礼奇道,有什么事情盛长槐能找到自己头上,自己虽然是个五品官,刚刚穿上红色的朝服,在汴京毫不起眼,又是在翰林院做事,做的都是修书注史的工作,难不成盛长槐是想要写书,让自己作序,这个念头刚浮上心头,海文林就暗自骂了自己一声,师弟不过十三四岁,著书这种事情还不到年纪。
“哦,长槐刚来汴京,有什么事情能用到海家的,我在朝中乃是个清贵官,不管事,若是和官府有关,难道是你叔父的事情,不对,你家叔父的岳丈是王相公,找他岂不是更便利些。”
“不瞒师兄,并非是叔父有事,而是长槐的私事,这件事师兄若是能牵头,那是最好不过,若是师兄不方便,听闻师兄的长子,在太学中颇有才名,由海世兄出头也是一样。”
海文礼有个儿子,叫做海昭儒,年方十八,乃是汴京有名的才子,若非是海文礼压着,去年参加科考中举也非难事,因海文礼觉得儿子才学根基欠缺了些,硬压着让他在太学再读三年,当然,海文礼也是见了苏轼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