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南巡皇帝和苏曳最后时光(7/11)
章虽少,却都是佳句。他可曾登上这黄鹤楼,可曾写了什么诗词吗?”
苏曳原本以为,此生再也不会和皇帝见面了,谁能想到皇帝竟然主动来了九江。
沈葆桢道:“换算成银子的话,大概是三千万两,只不过这是接下来两年多的所有金额。”
皇帝认真地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红旗插遍满清道:“他这个庸碌之君,没有这么意志吧!”
而后,皇帝朝着身边的曾国藩和李鸿章道:“这黄包车不错,解决了很多人的生计问题,九江做的不错。”
恭亲王奕率领文祥,宝鋆等留守大臣出京城跪接圣驾。
皇帝兴致勃勃道:“念来听听。”
您……您现在名声,是不是差得远了一些。
就算对医学再不懂,他也知道这个病。
皇帝道:“那我大清,更有这个传统了。”
太医院使当然是专挑好听的话说。
恭亲王奕惊愕,苏曳竟然就这样走了?
在他看来,苏曳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在民间这么大威望,肯定会霸占在京城不走的。
皇帝点了点头道:“苏曳在九江办的那些厂子,怎么样?”
肃顺叩首道:“奴才……也不敢说。”
于是,群臣纷纷反对,有直接说南巡耗费太大的。
见到重新纵情享乐的皇帝,众臣心安的同时,再一次照例上奏劝谏。
外面各式各样的女人,又一次被送进了宫内。
苏曳道:“我大概是搞得成的。”
皇帝道:“那是为何?”
“这些机器,都是从洋人那边买来的吗?”皇帝问道。
皇帝又问皇后,皇后也坚决不答。
“但是南方七省自立一事,苏曳这个危机,真不能留给大阿哥了,一定要在朕的手中解决。”
肃顺道:“不让办厂子,一是害怕洋人渗透进来,颠覆我大清江山社稷。二是害怕人心被颠覆。三是害怕地方有钱,和中枢分庭抗礼。,”
皇帝笑道:“文章天成,妙手偶得,朕此时脑内空空,自然也手上空空。”
莲贵妃道:“因为皇上想要立大阿哥啊。”
皇帝倒是不恼,而是换了一本书,念着给两个皇子听。
说到这里,皇帝一声叹息。
负八妹道:“历史上吗?应该是知道的,肃顺和奕,可能都有所知晓。”
太医使道:“皇上不必太过于忧虑,只要好好休养,完全可以支撑好些年。”
肃顺想了一会儿道:“办厂子,搞洋务,当然是不好的。大量的人员密集,就会生乱。而且这些工厂可是和作坊不一样,涉及到的都是金山银海,源源不断。一旦下面这么多人钱,那中枢的实力就会弱。钱一旦多了,就会有很多人听他的话。钱多到一定情况,这些工厂变得越来越大,生产出来的东西越来越厉害,产业越来越要害,那这些钱就变成权了。英夷的国王,就是这样渐渐失去绝对的权力的。”
正常情形,应该是先吹风,再铺垫酝酿,最后昭告天下的。
扬州距离天京这么近,几乎所有人都胆战心惊。
苏曳道:“会失去一些,但是比英法会好一些。”
皇帝摆了摆手道:“此时,争辩这些,已是无益。”
“没有见面之前,觉得有千言万语,见面之后,却仿佛相对无言。”皇帝笑道:“朕在来九江之前就想着,这里的工厂会是何等样子,结果比想象中的更加震撼。”
“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
负八妹道:“咸丰皇帝此人,有性格缺陷,智商中等偏上。面对如此巨大的打击,他大概会选择逃避,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