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春秋(12/20)
作曲家,他的作品至今仍被传颂。(??????????)
3. **音乐作品**:《阳春白雪》是春秋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相传为晋国师旷所作,是琵琶(??????????)大曲的代表作。
**艺术方面**:
1. **青铜器**:春秋时期的青铜器工艺精湛,如春秋莲鹤方壶,采用了圆雕、浅浮雕、细刻、焊接等多种技法,反映了春秋时期的整体风貌。
2. **绘画**:春秋时期的绘画逐渐广泛,如《孔子家语》记载孔子观乎明堂,睹四门墉,有尧舜之容,桀纣之像,而各有善恶之状,兴废之诫焉。
3. **书法**:春秋战国时期的书法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蔡邕发明了“八分”笔法和“八分”书体。
春秋时期的音乐和艺术作品不仅在造型、装饰和工艺上体现了当时的科技水平和审美追求,而且记录了当时的社会、政治、宗教等方面的历史信息,对后世的艺术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春秋时期的音乐作品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虽然许多作品没有流传至今,但一些着名的音乐家和他们的创作仍然被后人所铭记。除了《阳春白雪》之外,以下是一些春秋时期的音乐作品或与音乐相关的历史人物:
1. **《诗经》**:《诗经》是春秋时期的诗歌总集,其中包含了许多可以配合音乐演唱的诗歌,对后世的音乐和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楚辞》**:《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等人的作品,虽然它成书于战国时期,但其风格和内容与春秋时期的音乐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3. **师旷** :春秋时期晋国的宫廷乐师,被誉为“乐圣”。他不仅精通音乐,而且在政治上也有所建树。他的代表作品有《阳春白雪》和《玄默》。
4. **伯牙** :春秋时期的着名琴师,被尊称为“琴仙”。他与钟子期的故事流传千古,成为了知音难寻的佳话。
5. **《九歌》**:屈原的作品,原为楚地的祭祀歌曲,后经屈原加工创作而成,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
6. **《大夏》和《大武》** :周代的代表性乐舞,其中《大夏》歌颂夏禹治水的业绩,《大武》则歌颂周武王伐纣战争的胜利。
7. **《桑林》** :商代的乐舞,用于祭祀祖先和男女聚会的场合。
8. **《雩》** :商代的求雨舞蹈,舞者通过舞蹈来祈求雨水。
这些作品和人物不仅展现了春秋时期的音乐风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和思想。尽管具体的音乐旋律和表演形式可能已经失传,但它们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地位不可磨灭。
【注:摘自360百科:
《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由于它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为了叙事方便,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 。
春秋以后,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诸侯国连年战争,当时人们就称呼这七大诸侯国为战国。《战国策·燕策·一》载苏秦的弟弟苏代说:“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 可见当时七大诸侯国都有战国的称呼。到西汉初年,“战国”这个名词的含义还没有变化。到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战国策》一书时,才开始把“战国”作为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名称。战国时期开始于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